202304231147只有同理解決不了問題!
我在工作上曾被同事質疑...沒有溫度,速戰速決,欠缺同理與醞釀....
實情是...他印象中的輔導和我工作起來的輔導長得不一樣!!
他印象中的心理諮商師是一種優質的陪伴,讓當事人可以慢慢自我探索,
從而可以達到自我成長的目的,提供人改變的情境或機會,進而有所變化。
我工作起來的輔導不像是心理諮商師,
在學校更多的時候...我扮演的角色相當複雜,
或許是我自己很清楚了自己的風格,
所以操作起來駕輕就熟,很快就能分析與判斷當下工作的需要介入。
舉例來說
我得靈活地切換到必要的不同的角色上思考...
這個案件中可能涉及導師、行政人員、家長、教練、校護的介入角色,
然後思考著請求對方的協助或與對方
彼此可確認工作共識的目標。
----------------------------------------------------------
多年前,有個男學生常頻頻到保健室去哭、哀身體難過....
便會鬧著要家長導校把他帶回家。
有一次,我在保健室看到家長面有難色,
自己事後電話與家長確認後,
發現...孩子並沒有實質的生理問題,
而是國小曾經因為車禍而傷口頻繁發炎、人不舒服而常有請假的狀況
後來,人既使沒有不舒服,他也會用這樣的理由請假,
國小導師講過他幾次,就多少有好轉些
而國中導師端是覺得…學生不舒服就回去吧,
這樣應留著他,也不會好好上課的~
兩方確認之後,和保健室的校護、家長一起定調處理原則~
如果他表述人不舒服,學校端會先檢查血壓、體溫、血氧..
家人還是會帶他去優先看醫生,確定沒有生理的狀態,
沒太大的問題,就會再送他回學校繼續上課。
當時總務處主任與衛生組長
也安排他多參與一些學校的活動事務。
這樣兩三個月下來,他也沒有再出入保健室了。
而且常常可以看到他拿著工具,神清氣爽的油漆、笑容著,
帶著學弟在工作著
或是下課看到正往工作的路上前進。
【此刻介入的角色就是協助案生積極入校的導師角色,家長需要支援的角色、校護合作的角色、需求請求學校行政系統同步支援的角色】
----------------------------------------------------
另外一個案子...是被導師轉介出來的學生,看似有人際互動議題,
是案生跟另一個學生A常有爭執,彼此各有心結。
按照同事的想法去做輔導,專輔教師要提供案生優質的陪伴
但像這種類型的案子,只提供優質的陪伴,而真實的狀態是【根本無解】!!
會說無解的原因是...
這樣特定人員之間的紛爭或互動問題,
如果我沒有辦法把A找來,公道地處理問題,
那麼A與當事人之間的問題,就會持續地延續下去...
因為設定問題的處理對象就是案生
然而A與案生之間很多的互動作用力,
可能A也有一些狀態或混亂,案生也有一些狀態或混亂
單就把事件的責任歸因於案生
一廂情願的只處理案生,問題彼此間的問題就自然消失?!
相對的,案生如果與特定家人互動有問題
真的問題就是案生的嗎??
當然不是!
你還是得確認案生遇到什麼事,這部分是他的問題?
還是特定家人也有自己的狀態或混亂,
你才會有辦法切開處理不同的狀態去教學生因應。
例如:此特定家人有精神方面的狀況,處理方式就不一樣。
或是:此特定家人有重男輕女的狀態,處理方式就不一樣。
甚至某些狀態要優先走通報的機制,
或是優先請家人到校,商討處理的狀態或脈絡。
每個案子都很不同,工作時還是得建立自己的問題概念化的架構。
所以,工作時提供一種優質的陪伴,讓當事人可以慢慢自我探索,
從而可以達到自我成長的目的,提供人改變的情境或機會,進而有所變化。
但不是所有的案子…全然都長這樣樣子的…
有的時候,工作也是很有目標地為了協助案生社會適應,
有的時候,工作也是很有目標地為了協助案生人際互動能力,
有的時候,工作也是很有目標地為了教導他學會看懂自己的困頓,
所以,工作時還是需要有工作的方向、態度與假設,
你才能夠去驗證,你個案概念化的方向與介入是否有效。
也就是…如果只做同理,是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的。
因為案生的混亂,並不會因為我們的同理,
就可以讓他找出他問題的方向或辦法。
所以,我現在比較多的思考點
就是把案生的問題以系統概念架構的方式去思維,
不是專輔工作能幫案生些什麼,
而是學校系統內/外的相關人能幫案生些什麼,
這樣的以系統多點回應的方式,
為他拉出一片支援的學校網絡
跟我一個人單點的友善空間
什麼對他比較好、比較快速,真的是明顯高下立見的。
因此,對我來說..同理不是工作的目標…
同理是把我自己放在案生的工作脈絡中去思維
系統可以怎麼對我產生更好的支援與支持
然後,請求這些位置工作者的協助。
讓一切都有機會得到重新修正的可能。
中華電信隨意窩平台的使用期限,即將到一個段落。
也謝謝很多朋友一直私底下給我多的支持!
甚至也因為文章的分享認識了許多新朋友!(真的很開心)
雖然,我還沒有決定之後這些資料要放到哪裡去...
但這些年記錄下來的工作痕跡,著實也是讓我自己很感動的回憶~
先說再見了!有緣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