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02134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光之穹頂」
今天趁著「光之穹頂之美攝影比賽」的開放時間前往O5R10美麗島站參觀拍照,雖然見到許多攝影同好全副武裝入內,但對於第一次進入參觀的我純粹只是為了見識這世界最大的圓型車站,並非力拼攝影比賽而來,不過也隨手拍了些許照片與大家分享高捷美麗島站之美,期待橘線能如期於八月底通車營運,屆時將會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前往參觀。
紅橘兩線交會的O5R10「美麗島站」站體為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四個扇形建築所表達的意象為「合掌」與「祈禱」,外型宛若一座教堂,訴求讓人沉思與反省,用以紀念1979年12月10日發生於此地的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站」直徑達
美麗島站最大的特色在於中央穿堂層圓型穹頂處,由義大利裔美籍藝術家水仙大師(Maestro Narcissus Quagliata)所繪製設計的「光之穹頂」,在這巨大彩繪玻璃圓頂,繪製了象徵高雄的海洋與生命間的互動。「光之穹頂」直徑達
「光之穹頂」的構圖運用天體、人物、大自然、高雄土地上的特有生物等,細緻程度可說每一塊玻璃都是一小段故事,彼此更互相交織連接,訴說著「人的故事」,演繹出人生於世的各種情感面象。根據水仙大師(Maestro Narcissus Quagliata)的創作理念表示:「透過這件作品,我想傳達人性的價值,人與人、環境、及萬物之間的關係;人天合一的境界,以及人心在仇恨鬥爭中失去的部分。」
「光之穹頂」由「水、土、光、火」四項元素組成,而中間兩個圓柱分別代表「陰」和「陽」。
中央穿堂層通往橘線月台的方向
中央穿堂層通往紅線月台的方向
美麗島站體以白色鋼管及帷幕玻璃的組合做設計
美麗島站的祈禱意象
美麗島站紅線方向
美麗島站橘線方向
高捷橘線所在的道路復舊工程幾近完工,唯部份路口的太陽能共桿路燈尚未裝設完成。
美麗島站其它出入口的站體景觀
道路復舊後的中正路搭配共桿路燈別有一番風味
橘線通風井以特殊造景融入馬路分隔島
O5R10美麗島站共設立11個出入口
參觀完「光之穹頂」隨即返家:民權路上的太陽能共桿路燈。
光之穹頂影片分享
http://tw.youtube.com/watch?v=SRQuEpUp9SQ
http://tw.youtube.com/watch?v=B3I3reRxW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