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6150220190302 苗栗縣獅潭鄉仙山古道現況
地名檔案
八卦力部落: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內的一個賽夏族部落,相傳荷蘭人於
清代進入南庄蓬萊村山區開採樟腦,同時興建辦公及住宿的廳舍,因荷
蘭人的頭髮是棕紅色,在地人就將荷蘭人稱為「紅毛人」,紅毛人辦公及
住宿的廳舍稱為「紅毛館」,台灣光復後改名為八卦力,現住人口有數十
人。
八卦村:隸屬於苗栗縣泰安鄉,現住人口約230人。
山岳檔案
仙山,標高 968 公尺,是苗栗縣獅潭鄉永興村、新店村與南庄鄉蓬萊村
界稜線上的最高山頭,名列台灣小百岳第 33號,原埋設一顆 No.4196 的三
等三角點,九二一大地震時崩落「山谷」而失去蹤跡。因點位山頭東方即
是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蓬萊村舊名紅毛館,因此早期取名為紅毛館
山。
八卦力山,標高1001公尺,是苗栗縣獅潭鄉和興村、新店村與泰安鄉八卦
村界稜線上的最高山頭,原二等三角點 No.1108 遺失,聯勤四0一廠補設
二等三角點內補082(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列管二等衛星控制點M311)。
仙山高度較低,已無三角點,但卻交通方便視野佳,因此得到山友的熱烈
捧場;八卦力山雖然比較高,更有二等三角點的加持,但交通不便無視野
,因而得不到山友的青睞。由此觀之,山友的選擇是冷酷現實的。
攀登仙山有三個選擇,其一是:由西方山腳的靈洞宮起登,其二是:由南
方山腳的 124 線道起登,其三是:由北方的神桌山起登,但實際上,百分
之九十九的山友,都是選擇山腳靈洞宮旁的階梯步道上山,理由是:距離
近,視野佳及人工步道順暢易行。
古道的定義
古道是因感情交流、物資供需而產生,因此,古道常見的特徵如下:
一、兩個以上聚落住民相互間往來的道路。
二、基於工作、感情交流及民生物資供需之交流而自然生成。
三、有石砌的茶亭或石板土地公廟。
四、有人為拓墾遺跡,如水井或駁坎。
五、部分路面是石板或鵝卵石,路線平緩易行。
六、國人百歲稱人瑞,則古道應設限存在百年以上之條件。
捏造出來的八仙古道
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不少山友吹噓是走「八仙古道」上仙山,但,不僅
苗栗縣沒有「八仙古道」,全台灣也都沒有「八仙古道」。經查,竟然是
某山友在網路天馬行空亂蓋一通,其同集團的徒子徒孫跟著抄襲破壞登山
倫理,這件荒唐事若不揭發與澄清,苗栗縣的山友就得背黑鍋,登山界也
就無是非可言。
仙山古道檔案
仙山古道在清代有以下兩條:
第一條是台 3 線獅潭加油站對面的山腰由西向東行,沿著「小東勢溪」北
岸到現今的「仁德橋」附近上仙山,早期居住在獅潭鄉以北的信眾,大都
選擇這條山路上下山,並將此山路稱為「小東勢古道」,之後因 124 線道
開闢通車,「小東勢道」就因無人行走逐漸消失而被遺忘了。
第二條是現今苗66線0K起點,沿著「大東勢溪」南岸往東行,經過清泉農
場(註:當日未見營業)後往東北方向上山,沿途山徑清楚易行,先後經
過已無土地公的石砌福德祠,繞過大東勢山腰後向北行,跨過無名小山溝
後接上仰天湖產業道路續向北爬升,先抵標高 923 公尺的仙山南峰(有一
顆山字水泥柱)後沿途下坡,經過有一個東興水庫水源保護區的水泥柱出
124 線公路,因此將此山路稱為「大東勢古道」。
仙山古道的起源與功能
仙山古道形成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荷蘭人於清代進入南庄蓬萊村山區開
採樟腦,當時南庄西邊毗鄰的獅潭鄉民開闢一條道路越嶺到南庄蓬萊村
工作,之後又因南庄又再發現煤礦,吸引更多外人來南庄當礦工討生活,
這條路就是現今 124 線公路的前身。
仙山標高 719 公尺,位於靈洞宮停車場旁的階梯口,就是攀登仙山的登山
口,海拔高度 469 公尺,換句話說,登山口與仙山的落差僅只 250 公尺,
台灣有這麼短距離的古道嗎?再次批駁,從事登山活動要認真作功課,別
再胡言亂語鬧笑話!
仙山古道恐將因人禍而成為歷史片段
個人有收集登山健行新聞報導的習慣,有一天整理舊報紙時,忽然看到一
則 2018年12月31日的舊新聞,其標題是「苗栗仙山古道,可望明年底前整
修完成」,接著再看新聞內容,始知是「苗栗縣社區大學山城古道守護志
工隊」正在進行類似「苗栗仙山古道的復舊工程」。回想曾經兩次到仙山
古道健行,但已是18年前的往事,當年與多數山友一樣,沒有拍照習慣留
下記錄及相片,於是再前往懷舊,沒想到竟是痛心的結局。
看圖說故事
獅潭鄉大東勢溪南岸「苗66線0K」起點,路口有大東勢、清泉農場及仙
山古道等木製指標。
新店村十六份庄16鄰及仙山古道的鐵製指標(岔路取左)
左傾的鐵製仙山古道指標與右傾的電線桿併列,難兄難弟哥倆好,卻把指
標上的「仙山」兩字擋到了。
古道口位置已改變了,繼續深入山區搜尋,只見到零星路條,最終則毫無
路跡,也不再出現路條而撤退。
124線仰天湖岔路口的「仙山古道」鐵製指標
仰天湖產業道路岔路口仙山古道鐵製指標旁編號「仙山86支1A」的電線桿
(常識分享:電線桿的編號類似房屋門牌,如在山區迷路,只要告知所地
附近的【電線桿編號】,搜救人員就能找到您,切記…切記…)
通過仰天湖產業道路旁編號「仙山86支43」的電線桿(兩根電線桿之間的
距離約30公尺,也就是兩公婆已大約走了1290公尺)。
產業道路翻新也拓寬了
前方就是仙山古道的仰天湖 山谷,兩公婆 2008年11月22日攀登大東勢山時
,這處山坡地是柑橘園,依現在開發的地形及地貌判斷 ,日後極可能會成
為露營區或是小木屋基地。
仰天湖小溪溝旁的仙山古道遺址,路面全被雜草佔據,雖然樹枝尚有老舊
的路條飄揚,但已看不到路跡了。
縣道 124 線的最高點,也是南庄鄉與獅潭鄉的鄉界,因此這個招呼站牌的
名稱就是「鄉界」。
「鄉界」招呼站牌旁另有四個鐵製指標(標誌),其中的最上面與最下面
指標(標誌)也有錯誤。
最上面的指標標示「苗24線」,按苗24線道路,起點在公館鄉的中義村,
終點在公館鄉的福德村,是苗栗縣公館鄉的鄉道。而眼前這條公路是縣道
124 號才正確,按縣道 124 號公路的起點在竹南鎮保安林,先後經過竹南
鎮、頭份市、三灣鄉、南庄鄉及獅潭鄉,終點是獅潭鄉街上與台 3 線省道
的連結路口。因此「苗24線」應是「縣道 124 號」之誤植。
最下面指標的文字寫著「仙山東峰(標高九三0M)」,惟經查,仙山東
方是南庄鄉落差極大的山谷,山稜線是南北向延伸,地圖上並無「仙山東
峰」的標記,惟仙山主峰東南方不遠處,有一個 875M標記,這個 875M標
記是一個小山頭,有一顆山字水泥柱(不是森林三角點),倘算是一個山
峰,勉強可將之稱為「仙山東南峰」,但標高是八七五M,不是九三0M
,無論如何,這個標誌都不正確。
縣道 124 號公路旁的仙山古道南段登山口
古道旁有麻繩輔助
印象中,仙山古道沒有這麼陡峭,而且瘦稜處沒有麻繩輔助也是極度危險
,這是外行人的作法。
前面已談過,古道的起源是「基於工作、感情交流及民生物資供需之交流
而自然生成」,其特色是「部分路面是石板或鵝卵石,路線平緩易行」,
眼前的路況,可以挑擔販售民生物資?可以敲鑼打鼓抬轎娶親?
仙山古道還有救否?等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