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與蝶會義工遠至澎湖離島旅遊,四天三夜的行程(詳見澎湖四日逍遙遊),除了造訪各處景點外,對個人而言,遍佈澎湖的眾多三角點,也是別具吸引力。因而在觀光之餘,或配合行程,或捉空脫隊,幸運的拜訪了部分澎湖的基石,稍彌補因隔海而難得前往的遺憾。
9月27日從台北松山搭機到馬公,隨後換乘至白沙鄉赤坎的北海遊客中心,再轉水路至吉貝嶼。待入住民宿妥置行李後,第一件事就是前往西崁山賞景兼找點。
1. 西崁山,H18M,陸補三等16號;另有一澎湖地政GC11四等控制點。
9月28日一早看日出,因出發太晚加上海上霧氣重能見度不佳,日出沒看成,倒是順利找到東崁山基點。
2. 東崁山,H19M,陸補三等17號。
東崁山為澎湖縣最北的三角點,附送內政部S917二等衛星控制點,位置在一旁水泥地中央鐵蓋內。(後來在吉貝環島時,引導同伴又去看了第二次。)
接下來順道尋找水堀這個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可惜點位附近被一大片海牽牛及雜草淹沒,繞了一圈只有望草興嘆,硬是找不到。
3. 水堀,H22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找不到,卻發現一個澎湖地政事務所圖根點(不鏽鋼標)。
吉貝嶼航跡圖(三基點):
下午回到馬公市,租借機車前往風櫃尾。1535經過澎湖遊客中心,做為觀光客的我們,對於這座離島超豪華的遊客中心自然不能放過,連同澎湖觀光推廣中心也進去看了個夠,半小時後才繼續上路。
幾分鐘後經過興仁里時,順道參觀具有150年歷史的蔡廷蘭進士第,民國74年經澎湖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
續行往風櫃,先到山水欣賞綿延的金色沙灘,這片美麗海灘過去是當地人的私房景點,曾經一度被軍方納入兩棲登陸演習的場域而引起譁然,後來終究藏不住而成為觀光客的旅遊勝地。
山水古稱「豬母落水」,海灘西邊的小山頭就叫做豬母水山,有一顆三等八八八號三角點,這誘惑實在太大,遂臨時起意脫隊去找找這個意義非凡的三角點。
目視山頭方向跨上機車瞎闖一番,最後摸到一上山的泥土車道直走到底,路旁一大石以紅漆標示F888,左箭頭60M。停車步行進入左邊土徑,稍後向右穿入雜木林中,出現高大仙人掌及壕溝阻擋,需上下攀爬鑽空隙,幸好長袖長褲外帶手套俱全,未被仙人掌扎到。十分鐘後到達點位,又花了幾分鐘,待回頭才發現三角點在仙人掌樹欉邊緣角落,真是好理家在。
不料準備拍照時赫然發現相機不見了,這一驚非同小可,硬著頭皮再鑽一次仙人掌,所幸只十來公尺便看到相機被樹枝勾住,垂吊在約膝蓋的高度,取回相機順利拍照後離開。
4. 豬母水山,H27M,三等八八八號,超吉利的數字,凡求事業成功發達的人士都應前來摸點,保證一路發發發。
就這樣邊走邊玩,到達風櫃尾時已下午五點多了,先到蛇頭山風景區逛逛,台灣小百岳老么,編號100號的蛇頭山就在這裡。
明朝天啟二年(1622),荷蘭人曾在此興建城堡,近年經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進行區域規劃,連同法軍萬人塚、日軍松島慰靈碑等歷史遺跡,成立蛇頭山風景區,這是澎湖最富歷史價值的一處景點。
5. 蛇頭山(又稱風櫃尾),H20M,陸補三等40號(遺失),列名台灣小百岳第100號,也是小百岳中海拔最低者(最高為大塔山H2663M)。
點位所在半島區域為大片銀合歡及仙人掌所覆蓋,空手的遊客難以進入,又因基點已遺失,風景區入口處的一顆SF6水泥柱基石,成為山友登臨蛇頭山的代表,而目前歐都納玩登小百岳則是以停車場旁的「蛇頭山」勒石為認證點。
黃昏時分來到風櫃洞,先到最西邊堤防上觀賞夕陽美景,再到風櫃洞參觀,然後趕天黑前回到馬公市區,結束澎湖遊第二天行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