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登高山住宿山莊總是睡不安穩,凌晨二點多,北廂房的30名登山隊伍就開始起床整理,趕早要上雪山看日出。吵雜聲中迷迷糊糊睡睡醒醒,直到快五點,再也躺不住了,便起身外出,門口溫度計顯示只有6度的氣溫,讓人不禁縮起脖子,暗暗打個冷顫。
山莊門口正對著東方,一抹魚肚白從雲層後方透出,整座山谷中寂靜無聲,彷彿時間是靜止的。今天的日出時間應該是0530左右,但看那天際線被厚重的雲層覆蓋,大概是看不到日出了,隨手拍了二張照片充數,便去盥洗準備早餐。
0630出發。三六九山莊距離雪山主峰3.8K,不趕早看日出的話,儘可以慢條斯理的用過早餐再上路,我們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消耗。
天亮了,貪戀夜色來不及回家的月亮,仍高掛天空,湛藍的天是如此的純淨,登山客心中全無雜念,盡情享受這幅高山才有的大景。
日出東方,晴空朗朗;
此情此景,豈能或忘?
位於三六九山莊後方的白木林。
0710進入黑森林。在雪山圈谷下方的山谷避風處,有一大片綿延一公里多的冷杉純林,筆直參天的樹幹,每棵都生長良好,非常的壯觀。(H3282M)
0750碎石崩壁形成的石瀑。
滿身是刺的玉山小蘗(音“播”)。
0940在黑森林內輕鬆漫步,不時遇見同住山莊一大早就出發的30人隊伍,原來他們已經登上主峰,這會兒正陸續下山了。黑森林總共約2公里的路程晃了二個半小時,終於走出濃密的森林,前方天光大亮,巨大的雪山圈谷赫然出現眼前。
轉過身來,只見遠方雲海已湧至桃山山腰,而鏡頭中的黑森林果然很黑。
0947來到圈谷的下緣,這是雪山地壘所有34個圈谷中最大的一個,位於雪山主峰的東北方,形狀呈長橢圓形,開口朝向東北,長約1,000公尺,最寬處約600公尺。(H3582M)
(由於圈谷的範圍實在太大,相機沒有廣角鏡頭根本無法完整容納,此為端武提供。)
步道沿著圈谷左側向上盤升,這一段登頂之路堪稱十分辛苦,滿地都是大大小小滑動的石塊,每一步都要看好落腳點,而距離一公里需爬升300公尺,高海拔缺氧的狀況下,途中不得不幾次停下腳步喘息,然後咬咬牙再撐著硬上。
步道旁長相各異、展現生命靭性的玉山圓柏。
1030爬了半個多小時,已經快接近圈谷上緣了,只見稜線上一片平坦,雪山主峰到底在哪呀?
回望圈谷,武陵四秀的桃山、池有、品田一字排開展現,頗為壯觀,而正在奮力上攀的隊友們,在亂石堆中的身形卻相對的渺小。
接近主峰了,整片枯死的玉山圓柏,呈現白骨森森的恐怖景象,難道他們正是地球暖化的受害者?
1102登頂雪山主峰,山頂的地勢平緩展望絕佳,先不急著摸三角點,先卸下背包休息,等隊友到了之後再過去。
加油,只差一步就登頂了!
雪山登頂團體照。
雪山四壯士。
雪山標高3886公尺,台灣第二高峰,名列台灣五嶽之一,有一顆一等三角點,但已遭斷頭。
雪山登頂獨照,背景為北稜角。
在眼前展開的雪山聖稜線。
想望了幾年,今天終能親睹聖稜風采,興奮之餘,心中仍難掩那一份悸動。至於日後是否會實際走一趟已不重要,登山多年,如今身手筋骨漸走下坡,不論是走O聖或Y聖,恐禁不起這聖稜幾十公里的高海拔長途跋涉,能夠在此看上一眼,於願足矣。
這條連結雪山山脈雪山主峰與大霸尖山的稜脈,海拔高度均在3100公尺以上綿延長達15公里,在這條壯麗巍峨的巨嶺之上,羅列著無數嶙峋峭拔、巉巖突兀的高峰,登山客必須戰戰兢兢地克服險阻,橫越萬難,才能安全地完成縱走聖稜的心願,這也就是為何當年沼井鐵太郎會發出「.......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地完成這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的讚嘆了。
(以上引用自雪霸國家公園聖稜線網頁)
Google地球上的雪山聖稜,從雪山主峰、北稜角、凱蘭特昆山、雪北、穆特勒布、布秀蘭山到大霸尖山一脈展開。
航跡圖:
落差圖:
<<gpx軌跡檔下載>>
繼續閱讀:雪山主東三日行(Day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