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觀音山,又名大坑觀音山,因山頂有觀音菩薩聖像而得名,標高318公尺,位於台中市北屯區,有顆三等5012號三角點,台灣小百岳042號。
交通路線:中午離開阿罩霧山後,取道台3線霧峰經大里轉往太平到大坑,最後會接上129縣道,過了中臺科技大學後,在大坑橋頭,右手邊明顯指標往玉佛寺就是登山口,對面是有名的紙箱王大坑店,鄰近大坑風景區,為往中興嶺或頭嵙山的必經之路。
1405到達大坑橋頭,右轉進入橫坑巷,河邊空地大型停車場停車,再回頭到大坑橋頭。
南觀音山登山口(往玉佛寺)
近觀登山口,水泥階梯直上路旁邊坡山壁,看來有點嚇人。
登山口的巨大佛手雕塑
1422踏上寬大平整的水泥階梯,二個轉折後路況迥異,竟出現如此簡陋的步道,顯然是由山友克難完成的,缺乏公部門的經費挹注,不過這樣反而比較有登山的感覺。
約5分鐘後,遇右側岔路,可能是從所謂的第一登山口的「觀音小徑」上來的,續直行。
步道旁的簡易休息棚,一對門聯上寫著:「步步高升層層登道樂,稍稍座下憩憩如神仙」。
以階梯為主的登山步道,更多更陡的階梯在前方迎接遠來的旅者。
入佛門,第二次看到巨大的佛手,南觀音山到了。
回望入佛門
1448登頂南觀音山,三等三角點就在入佛門後的小神案柱子旁;另有一顆三等測補78024不銹鋼標在神案的右側。
觀音山正是以這尊觀音像為名的。
息塵亭,遊客洗塵休息,信眾了斷塵緣入寺修行?
涼亭柱子上的對聯:「得山水情其人多壽,饒詩書氣有子必賢。」
轉個彎到玉佛寺的廣場,這才發現,原來觀音立像是在佛寺的屋頂上。
釋迦太子樓,登上頂樓視野極佳,是一座瞭望塔。
塔頂展望
1509山頂上逛完一圈,本欲原路回登山口的,但看到有人車從車道上來,想應該也可以下山才是,於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沿著柏油路下山。
才走了100多公尺,一個車道90度右彎的地方,直行方向出現人行步道沒入樹林中,於是取直進入步道,路況開始轉為陡下的階梯。稍後遇山中十字路,依指標左下往大坑橋。
下山的階梯步道。
通過這座小鐵橋之後,階梯消失,路況變為平坦好走的泥土路,感覺舒服多了。
山神廟,金爐為廢水塔再利用,這位山神的簡樸令人油然起敬。
無極殿,這隻小黃打老遠就雙眼直盯著我瞅著,不由自主的將手中雙杖握緊了些。
終於踏上連接停車場的車道,回頭再望一眼無極殿牌樓,只見那小黃仍遠遠的注視著,難道是我沒進廟拈香嗎?
1530回到停車處,結束南觀音山之行。
航跡圖:
<<gpx軌跡檔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