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壽山,俗稱柴山,位於高雄市西南濱海,是一座南北走向,長約5.5公里、最高海拔約350公尺的山,為高雄市臨海的天然屏障,介於北方的左營軍港與南方的高雄港之間,和旗津的旗后山共扼高雄港,早期居民曾以「旗鼓相當」來形容此二座山,其中「旗」指的是旗后山,「鼓」指的則是柴山。
柴山南邊在日治時代即開發為壽山公園,其中的壽山動物園歷史悠久,每年吸引遊客三十萬人。柴山北邊則因為長期的軍事管制,保存完整而獨特的生態體系,台灣獼猴更是柴山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近年來隨著軍方逐漸解除柴山管制的範圍,高雄市政府陸續闢建登山步道,使柴山成為市民假日登山、休閒的熱門去處。
壽山名列台灣小百岳077號(2006年版),最高點原標高356公尺,立有一等三角點、聯勤一等內補006號及三等893號三角點,惟均已遺失。目前山界習慣造訪的基石有二處,以南壽山及北壽山區分,2008年春趁南下參加同學會之便,曾從中山大學上少女峰登南壽山,之後便一直無緣前往北壽山一探。這次因參加阿塱壹古道健行,特別安排在高雄多停留一天,為的就是一圓四年來內心小小的心願。
南台灣二月份的天氣最是宜人,這時登山可以盡情享受自然,卻又不會汗流浹背,今天正是一個不冷不熱,春陽伴著微風的好天氣,在好友的陪伴下共同登山,一整個的好心情。
由於下午要搭高鐵回台北,今天純粹以北壽山為目標,早上金剛夫妻倆開車接我,到鼓山路的龍泉寺,繞了二圈都找不到停車位,只好拉遠點停在附近的九如公園,再走回龍泉寺,與子達夫妻倆會合,從寺旁小巷進入登山口。
位於鼓山三路51巷底的龍泉寺。
0927龍泉寺旁步道口,小商店極盡可能的裝飾了紅花綠葉的盆栽。
擁擠的登山口
進入步道一開始就是長陡的階梯,才走不到50公尺,就看到滿地的獼猴盯著遊客猛瞧,唯一高據欄杆上的這隻,頗有睥睨群猴的氣慨,猜想他應是猴老大吧?
步道旁一面路線圖,暫停參詳一下,今天主要目標是北壽山,綠色路線最高點的觀景峰應該就是了。不過柴山步道系統複雜,叉路特多,記得只要一路取右就不會錯。
0950過了龍泉亭之後,有一面「小溪貝塚」的解說牌,說明日治時期一高中老師在此發現大批貝殼塚以及先民遺址的事蹟。
大爺們行行好,賞點吃的吧,快Hold不住了!
龍門亭,位於岔路口的一座大型涼亭,人在亭內休息,猴子在屋頂戲耍,互不侵犯。
這裡是好漢坡的起點,原始的泥土路徑,中間還有一段不短的珊瑚礁陡坡,完全不像主線步道的寬大好走,算是有點難度,十幾年前曾經獨自走過,今天就不必了。
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管你從那過,請納貢品來。
早期登柴山多走好漢坡上山,人多路陡常造成塞車現象,被稱為中山路;如今市政府建設的木棧道頗有規模,一般遊客寧願選擇好走的木板步道,因此被山友賦予柴山的中正路美名,好漢坡就留給體力好、想探險的人去闖了。
1024來到一個小平台,暫停腳步喘口氣。站在這裡,視野相當好,可以看到蓮池潭、半屏山、煉油廠等,天氣好的時候,連稍遠的旗山、大崗山也在視線之內。平台旁一面「鳥瞰高雄」的解說牌,則記載著幾百年來柴山與打狗港的滄海桑田,今日觀之,其改變之大,不免令人興嘆。
形狀特殊的千根榕
過了千根榕之後,忽然發現筆直階梯的盡頭,站著一個大漢,正以一雙烔烔有神的大眼睛,惡狠狠的瞪著我看。這是什麼況,很少來高雄的我,是有得罪誰了嗎?再一看,這人身形好像有點熟,心中OS快速閃過,嘴裡試著喊了一聲「是見實嗎?」,同時舉起相機拍了一張照片。
原來正是多年前曾在大直同事過的官校同學,自從退伍後就沒再見過面了,想不到今天竟然在柴山遇到,真是意外。仔細端詳,見實還是一副精練的老樣子,身材保持的很好,幾乎完全沒變。
細聊之下方知,他這幾年也開始從事登山活動,體力猶勝以往,今天就是利用假日,和登山社的朋友來柴山走走的。既然大家走的路線一樣,那就二隊併成一隊,後半段順理成章同行,大家也好聊個痛快。
1100經過小坪頂來到坪頂亭,這裡是一個大型的休息據點,有一圓一方二個涼亭,我們在林子內走了一小段,搞不清楚往三角點的方向,問見實怎麼走,答以跟他走就對了。
幸好有見實的引導,否則這邊的路徑還真是亂的可以,先是下一道長斜梯,轉個大彎又鑽進一道岩壁間的夾縫,走了一陣子,感覺好像在繞圈子。
最後,迎面一座高大的珊瑚礁岩壁擋住去路,推想三角點應該會在上面,於是直接硬攀上去,果然在頂端靠崖邊看見基石,就挨著一道不鏽鋼欄杆旁。
1114登頂北壽山,高市府控制點E02B0203號。(H260M)
拍過照片後,回頭繼續找另一顆國軍三角點,結果在往西約30公尺外的樹林中找到。(H256M)
登頂照
二顆基石順利找到,循路徑退下岩壁後,續往猴區亭前進,步道轉為下坡,過了猴區亭後又轉為上坡,之後經過已經看不到猴子的猴岩,再到雅座亭。
1200到達雅座亭。長期以來有好心人士從山下背水上山奉茶,有人負責煮茶,供應登山客在此休息賞景時飲用,名為「養身茶」,成份為洋參、大麥、糙米、高麗鬚及決明子。
雅座歷史悠久,是壽山上一個重要景點,在此休息喝茶的人川流不息,猴群在旁對著遊客身上不停的打量,讓人坐不安穩,喝了二杯麥茶,10分鐘後趕緊離開。
是怎樣,我臉上的痣有礙到你嗎?
1225盤榕泡茶站
免費供應「水噹噹青草茶」, 志工以煮水餃方式煮茶,據說會讓茶水的口感更好,但實際喝了幾口,還真是苦不堪言啊!
盤榕的人氣比雅座略遜,桌椅卻要來得多些,我們挑了張空桌坐下休息,邊喝苦茶邊觀察皮到不行的獼猴,見實一再警告不要拿食物出來,東西被獼猴搶走事小,萬一手被抓傷就划不來了。
礦區步道一景
1300昔日礦區產道最上方的一條,步道旁樹蔭下,找了一處頂部貼磁磚的珊瑚礁桌椅休息,這邊沒看到猴子的蹤影,各人取出攜帶的點心水果分享,同學間盡情敘舊,午餐雖簡單倒也十分愉快。
1330起身開始下山。這裡過去是台泥的礦區,因挖礦所需,層層闢建了許多平行的工程用道路,現在就當成山友的健行步道了。
步道旁林蔭下成片的姑婆芋。
1400沿著步道以之字形一路往下,來到鳳凰亭,旁邊臨崖處有一座視線不錯的大型觀景台,可遠眺高雄市區街景。
之後沿著產業道路走了半小時回到龍泉寺,看看時間已不早了,正急著往高鐵站趕,卻遇見幾個年輕人在發送礦泉水和排汗T恤,我們硬是被攔下來,每人各發一件才放行。
想不到登山之餘,還有人送紀念品,就當作是意外的犒賞吧。收過禮物,我們在此和見實及子達四人道別,然後又花了10分鐘回到九如公園停車處,由金剛送我到高鐵站搭車北上,結束今天北壽山之行。
<<gpx軌跡檔下載>>
相關文章:
註:網友製作的特大張壽山步道全圖,所有錯縱複雜的路徑及景點都在上面,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