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輕軌於去年九月底完成第一階段工程,成為國內第一條通車的輕軌,迄今已有三個多月,今天趁著南下參加年度同學會之便,特地前來嚐鮮試乘,並邀請家住高雄的同學德均友情支援導覽解說。
從左營搭高雄捷運紅線,在高雄捷運巨蛋站會合,再續乘至凱旋站,出站後就看到輕軌前鎮之星站在馬路對面。
高雄輕軌的全稱為「高雄環狀輕軌」,總長度22.1公里,設置37個車站,並分兩階段施工。第一階段從2013年開工,期間依工程進度逐段通車試營運,這次C13駁二蓬萊站及C14哈瑪星站的通車,終於完成第一階段全部14站的啟用,餘下的第二階段C15五福四路站至C37機廠站,按計畫將在2019年完工。
▲高雄輕軌路線圖,綠色線條為目前通車的第一階段工程。
每一列車由5個車廂組成,列車全長34.16公尺,滿載時可容納250人,採用進出方便的低地板車輛設計,車廂內沒有階梯,月台僅35公分高,與車廂地板齊平,方便旅客上下車。
輕軌與國外常見的電車最大不同處,在於採用無架空線供電技術,軌道沿線不佈設高架電纜,列車行駛中不能充電,只有利用靠站短暫靜止的時間迅速充電,集電弓位於第三節車廂上方。
▲高位於車站內的充電裝置
輕軌車站為開放式不設柵門,電子票證如一卡通可上車刷卡,但目前悠遊卡還不能使用,需在月台售票機購票,不過只能使用硬幣,不吃紙鈔,而且沒有折扣優待。
為了抵抗空氣污染,月前高雄市宣佈,持電子票證搭乘大眾運輸,可免費搭乘三個月。不過,對於使用悠遊卡的外來客,那就對不起囉,乖乖買票吧。
目前最新消息是,農曆年前(2月13日)就可以使用悠遊卡了。
▲與捷運列車不同的是,輕軌列車上下車需由乘客自行按鈕才能打開車門。
車上設備新穎、寬敞明亮,行進間車身平穩安靜,大片玻璃窗利於觀賞街景。只是速度比較慢,適合觀光遊憩,若做為通勤運輸,在時間及運量方面可能較不理想。
列車駕駛室以透明玻璃門隔離,司機大哥工作十分忙碌,除需全神貫注路面人車、每一站的停靠、充電及離站,還要手持無線電不斷聯繫溝通,看起來比公車司機還累的多。
輕軌工程軌道採崁埋式,軌道不會凸出地面,並且沿途植草,列車宛如在綠地行駛。
▲高雄展覽館站
列車走走停停,約莫十分鐘後來到高雄展覽館站,被展覽館巨大建築吸引,我們在這裡下車過去看看。
高雄展覽館是台灣第一座臨港國際級會展中心,位於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佔地4.5公頃,擁有專屬碼頭,分南、北兩個館,室內外展出面積達25,121平方公尺,是一座可容納1,500個標準攤位,與30,000名訪客的國際級大型展覽館。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參觀溫哥華會議展覽中心的經驗,該中心於2009年完工啟用,為加拿大最大的展覽會場之一,展館分為東西兩翼,合計43,340平方公尺的展覽空間,同時擁有多席專屬碼頭及五帆(泛太平洋)酒店,較之高雄展覽館的規模還要大上許多。
▲溫哥華會議展覽中心西翼展覽館
▼溫哥華會議展覽中心東翼五帆酒店
在這個世界地球村的時代,貿易成為每個國家賴以生存及競爭的重要課題。貿易的櫥窗在展覽,因此大型氣派、景色優美、交通便利、飲食住宿無慮又可貼近當地人文的展覽館,成為爭取國際買家的必要條件。慶幸高雄展覽館擁有媲美溫哥華會議中心的諸多優點,也期許能夠用心經營,為國家做出一番成績。
隔著成功二路,展覽館對面不遠處,這棟造形獨特的建築,是中鋼公司的總部大樓。
中鋼集團總部大樓,地上29層高度134公尺,外形仿照商周時期青銅禮器,鑽石切面形狀的雙層帷幕外牆,呈現簡約、純粹的外觀,充分表達鋼鐵的力與美,完工後曾獲得美國全球建築師評審及網路票選雙料冠軍,同時也成為高雄港的新門戶地標。
回過頭看到的,是高雄市一直以來的地標--八五大樓。
八五大樓高度347公尺,為目前臺灣第二高的建築。
展覽館與輕軌站之間為新光水岸公園,在此隨興逛逛公園稍事休息。
▲▼公園中的裝置藝術
公園一角的新光碼頭售票處
▲空橋上眺望展覽館,可惜天候欠佳,所見皆是一片灰濛景像。
▼一個多月前所見的高雄街景,差異不可謂不大。
視線不良更大的可能是空污影響,加上存在已久的買水喝文化,這是與市民生活及健康的兩大切身問題,亟待政府解決。否則再多的建設,再好的包裝,恐怕也無法吸引人們在此長住久安,遑論未來的宏遠發展了。對照上圖中的店面紛紛貼上出租招牌,似已說明了這個隱憂。
逛完公園回到車站,再度上車往駁二特區前行,經過旅運中心站、光榮碼頭站、真愛碼頭站,最後在駁二大義站二次下車,逛逛這個由廢棄倉庫改裝的藝術特區。
高雄輕軌行駛於地面,只有在跨越愛河河口時,為不影響河運船舶通行,因而設置了全程唯一的高架路段。
駁二藝術特區位於碼頭上的裝置藝術
駁二藝術特區愛之船碼頭
駁二藝術特區巡防署碼頭
拍照時只顧取景,沒有留意到穿著黃色外套的人入鏡,等逛完一圈回到碼頭邊,聽到一個極為熟悉的講話聲音,仔細一看竟然是多年未見的老同學,實在是太巧了。
還是裝置藝術
斑剝的牆面,所有門窗框框都用鋼樑支撐,這應該都可以列為危樓了吧,難道是因為倉庫只有一層,就不成為危樓了?
不知這個漂亮的鞦韆是否也是裝置藝術?
這麼大範圍的藝術特區,一大圈逛下來,除了餐飲及女用服裝首飾外,並沒有看到美術展、畫展、攝影展、雕刻展等等與藝術有關的項目,稀稀疏疏的遊客散落在老舊的倉庫巷弄中,顯得形單影隻,不出十分鐘就草草結束參觀,回到碼頭邊上看風景去了。
這時輕軌車站剛好有二列車同時靠站,右列亮紅燈的是車尾,左列白燈的是車頭,車頭車尾都長得一樣,莫非是可以雙向行駛的設計?
眼看天色漸晚,德均提議到附近有名的牛肉麵店晚餐,於是散步前往。到達時方五點出頭,店內卻已有好幾桌食客,生意還不錯。我們點了最暢銷的牛肉麵和豬腳,外加幾碟小菜,吃得津津有味,果然不負老店的盛名。只是苦了東道主,陪玩還要破費賠吃,在此就一併謝過了。
相關文章:
參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