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以「鯉魚潭」為名的地方還不少,但其中較知名的是花蓮鯉魚潭、苗栗鯉魚潭水庫,以及今天造訪的埔里鯉魚潭。
埔里鯉魚潭舊稱「鱺魚堀」,為一天然湖泊,位於虎頭山下,居台灣地理中心處,四面環山,中心有一道柳堤,將潭面分成南潭和北潭兩個部分,堤上柳樹隨風搖曳,風景秀麗。
中午時分,從觀音瀑布過來,剛好接上原訂的午餐時間,一行人直接先到位於湖濱的天水蓮飯店餐廳用餐,遊潭的行程留待餐畢再進行。
天水蓮飯店本體幾乎全部在潭面之上,雖說這是該飯店招徠的賣點,但佔用水域勢必影響到環保及生態,這是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躍上牆頭的鯉魚
旅館是水上的,附設的餐廳當然也是水上餐廳,不過因為是打椿建構的,地基穩固就跟一般的建築無異,並沒有浮在水面的搖晃感覺。
▲天水蓮號小舟後方的這一棟,就是水上餐廳。
午餐後的大合照
拍完這張照片就開始在鯉魚潭的遊覽了,大夥不約而同的選擇先搭小火車遊潭,這是餐廳免費提供的一個旅遊項目,環潭一圈需時30分鐘。
相傳鯉魚潭有七大吉穴,分別是鯉魚穴、龜穴、鷹穴、龍穴、蝙蝠穴、蝦穴及蜈蚣穴,不同穴位有不同的地貌與故事,充滿靈氣的風水傳說更讓此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小火車將帶我們逐一探訪這些景點,車上廣播器則沿途介紹各個景點的相關內容。
因為是用完餐直接環湖,所以小火車很貼心的就在飯店前出發,以順時針方向沿湖濱步道繞圈賞景。
第一站就是情人橋及樟公亭。
樟公亭內供奉著一根百年大樟木,其來歷是當年九二一大地震時,原本沈溺於潭底的這棵樟木,託夢給當地一位居民,還詳細描述所在位置。由於夢境太過真實,半信半疑之中請潛水夫下水打探,果真發現神木打撈上岸,並在潭邊設亭祭祠,成為鯉魚潭的守護神,也為鯉魚潭再添一樁傳奇故事。
埔里農會酒莊
座落於鯉魚潭邊的這個酒莊,全名「埔里鎮農會農村休閒酒莊」,是由農委會輔導傳統農業轉型,在九二一重建區輔導設立九家民營酒莊之一,以研發花酒、水果酒、養生酒為主,並從2004年起連續七年,榮獲農委會評鑑為優質酒莊。
鯉魚潭龍穴
龍穴是七穴中位置最高的,其位置為天元佛院的所在,居高臨下,可以鳥瞰鯉魚潭全貌,由於道場清靜之地不宜喧擾,特在潭邊埔里酒莊前設置三條金龍以利遊客造訪。
天泉溫泉會館
據說天泉溫泉與廬山溫泉同一泉脈,為南投縣2002年新開發的溫泉區,當地人又稱為「九二一震出的湯」,溫泉質屬碳酸氫鈉泉,泉溫約在45℃至55℃之間,PH值為7.5度左右近中性,水量充沛,終年不歇。
鯉魚潭水上禮堂
由於環潭小火車並沒有在每個景點暫停,而行駛中又搖晃劇烈,搶拍的效果甚差,因此上網找了張水上禮堂的照片做為對比。
鯉魚潭鷹穴
鷹穴在鯉魚潭的南邊山坳處,與地母廟隔著一座金鷹山,據說很早以前,鯉魚潭的水源就是來自金鷹山的湧泉,雖然如今泉水不再,然而仍將之列為鯉魚潭重要吉穴之一,代表青春與活力。
鯉魚潭園區總面積19公頃,環湖步道總長約2.2公里,除了各有典故的七大穴之外,另有森林步道、賞蝶步道及可登虎頭山的登山步道,還有生態池、孔雀園及螢火蟲復育區,潭畔高爾夫也蠻特別的。
唯一感到遺憾的是,小火車一路快跑,司機大哥只管趕路,不管大小景點概不停留,遊客坐在車上為了把握時間賞景,只好不停地左顧右盼,深怕有所遺漏,結果一大圈匆匆跑完,竟連一張像樣的照片都沒拍到,更不用說有啥收穫了。
當然這麼大個潭面,水上活動也是必須的,獨木舟教學中心因此應運而生,而天鵝船就更吸引人了,大人小孩都喜歡,我們環湖後上場的正是天鵝船。
天鵝船碼頭就在水上餐廳旁邊,小火車也剛好在此到站停車,踏上碼頭每人挑件救生衣穿上,再選一艘天鵝船就可在湖面上遊盪了。
天鵝船的動力全靠雙腿,小朋友喜歡玩天鵝船,但這踩踏的辛苦差事,可就成了老爸無可旁貸的職責了。
這二位叔叔卯起來用力踩,看尾跡浪花便知腿勁十足,馬力強大。
年輕人玩起來,怎覺得特含蓄,似乎有點放不開吶。
撞船雖然無奈,卻也意外構成這樣唯美的畫面。
來,笑一個,拍照了!
歡樂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三天二夜的埔里假期,就在鯉魚潭的水上逍遙中畫上句點,在互道珍重及相約明年再見聲中,各自駕車踏上歸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