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潭山倚靠著基隆河與圓山對望,山腰上的圓山大飯店為最醒目的地標,因為高度只有153公尺,而且就在市區內,中山北路從山腳下經過,登山口有無數的公車可達,捷運劍潭站又近在咫尺,是一座民眾很容易親近的小山,向來都是市民登山健行及晨運首選之處,也是台北市20條親山步道中,最多人造訪的一條步道。
早上開車出門,先到碧海山莊停車,再沿北安路往劍潭走,經過去年新開放的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順道進去逛了一圈,九點整,如約來到中山北路的劍潭山步道登山口。
等了一會兒,只見不少民眾上上下下,好不熱鬧。奇怪的是不見半個同學身影,經電話聯繫才知道,原來是昨天通知時搞錯了,誤把捷運劍南路站聽成劍潭站!這下可好,只有自己一人獨行了,同時約定大家在中途點「老地方」會合。
其實這個登山口是劍潭山步道幾個入口中,坡度最陡的,一開始的長階梯直上,對不常爬山的人來說並不輕鬆。幸好今天不趕時間,而且從此處到老地方的距離不到2公里,大可以散步的心情輕鬆慢行。
劍潭山上開闢了不下200座的羽毛球場,更多的是早年民眾建立的休息涼亭,還有為數不少的大小寺廟,因此步道至為混亂分歧,不熟的人很容易鬼打牆摸不到路。這裡提供一個登劍潭山最間單的走法,那就是進入步道後,儘挑往上、往左的方向走就對了。
取左往圓山七號
福德祠,位於劍潭山西麓山腰的步道上,是登山途中很理想的一個休息點。
面向西側有很好的展望,由遠至近,觀音山、淡水河、基隆河以及整個士林市區都在眼前,捷運淡水線劍潭站就在腳下,憑欄眺望,清風習習,感覺十分舒適。
捷運劍潭站前方,有著一顆銀色大圓球的是台北市興建中的表演藝術中心,原訂2015年完工營運,但現在問題重重,建商已宣告倒閉,看來台北市不光是大巨蛋難產,市民連個演藝廳都不可得。
休息10分鐘後,繼續往上走,步道在綠蔭下穿過幾座球場就來到劍潭山頂。
山頂上是一塊小小的平台,北向有局部視野,可看到大屯、七星連稜,角落上有一顆二等三角點,左邊一塊民眾自行豎立的黑色塑料山名牌已遭斷頭,留下一個殘破的水泥基座。
市政府在這設置了二條石椅,還立了一個三角點的說明。
過了三角點之後,步道向下經過一個小山坳再轉而向上,開始走上劍潭山稜線,兩旁視野變得開闊,昔日重兵駐守的衛哨崗亭也一個個接著出現,濃密樹蔭下的步道宛如綠色隧道,行走其中尚稱涼快。
六美觀景台是步道中途的一處高點,南向的展望良好,登上觀景台可盡覽台北盆地北緣地景及市區建築。
「老地方觀機坪」是步道上人氣最高的地方,這裡有一座大型涼亭以及一座突出岩壁的觀景台,是俯瞰松山機場飛機起降的絕佳地點,大部分民眾健走劍潭山步道多以此處為終點,充分休息後即原路折返劍潭,只有少數專程來登山縱走的,才會續行往通北街或更遠的劍南路下山。
雖說是走走停停,以散步的方式慢行,但此刻也不過十點鐘出頭就到了預定與同學會合之處,於是將鞋襪脫了準備在涼亭內好好休息。不料適才還一路伴隨的涼風,這時卻消失無蹤,空氣彷若凝結了一般,只有燠熱難耐的氣溫,讓人坐立不安。原來今天是24節氣「夏至」的前一天,35度C的氣溫,宣示夏天是真的到來了,難怪一向人聲鼎沸的老地方,這時卻異常冷清,不見其他人影。
好不容易終於等到從劍南路出發的同學們到了,短暫招呼後便即往通北街方向下山。
中午時分剛好來到國防部的福利站,大家就在此利用現成的桌椅、空調休息閒聊兼用餐。
餐畢再沿通北街往外走到北安路,在路口拍了幾張合照後各自搭車踏上歸途。
相關文章:
狗殷勤古道上平等里賞櫻順訪水尾山鵝尾山(同場加映北安公園、顏水龍水牛圖)
參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