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太武山遊記[福建省,金門縣,金湖鎮] @ 我的山林印象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本站QRcode
  • QR我的山林印象

    本站最佳瀏覽解析度
    建議1280x960以上

  • 訂閱部落格文章
  • 完成訂閱動作,日後即可在你的E-mail信箱收到最新文章~
    步驟如下:
    1. 於下方輸入你的E-mail信箱。
    2. 按下訂閱後請接著輸入驗證碼。
    3. 回到你的信箱,點開確認信件,確認訂閱。
  • 我的三角點收集盒
  • 最愛連結
  • 2014優質Xuiter大賞
  • 第四屆部落客百傑入選
  • 201608281527金門太武山遊記[福建省,金門縣,金湖鎮]

    太武山,位於金門東半島的中央,隸屬金門縣金湖鎮,海拔253公尺,為金門縣最高峰,也是台灣小百岳之一,編號099號。毋忘在莒 - 金門太武山

     

     

    太武山一帶已被列入金門國家公園的「太武山區」範圍內,包括毋忘在莒石碑、鄭成功觀兵奕棋處、海印寺、魯王墓、邱良功墓園等古蹟,以及太武公廟、擎天廳等戰爭紀念建築,都是遊客必訪之處。

     

    攀登太武山,一般都從伯玉路底國父遺像圓環接玉章路,直走過太武山公墓牌樓,進入太武山風景區,到達海印寺之後再原路折回。當然也可以玉章路直走到底,從屏東文康中心出去,但需考量車輛接駁問題。另有一登山途徑,可從斗門古道上太武山,但那是在地人熟門熟路的走法,外來客少有這樣的安排。

    太武山風景區 - 金門太武山

    ▲▼首先遇到一座長拱橋,過橋後即可見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碑立於廣場中央。

    太武山軍人公墓2 - 金門太武山

    紀念碑一側有胡璉將軍所題的序文

    胡璉將軍題序文 - 金門太武山

    胡璉上將,字伯玉,陝西華縣人。民國38年、46年曾兩度主持金門軍政,並帶領軍民先後締造「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的勝利。之後努力建設金門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縣,勤政愛民,民眾因感念而尊稱他為「金門現代恩主公」。

     

    這也就不難明瞭,直通太武山公墓的伯玉路之由來了。

     

    再往內一棟藍色琉璃瓦中國式傳統建築,就是太武忠烈祠了,裡面奉祠的是民國38年以降,金門歷次大小戰爭犧牲的國軍將士英靈。

    太武忠烈祠 - 金門太武山

    從忠烈祠出來,回到玉章路,一座牌樓橫在前方,登太武山就是從這裡開始。

    太武山玉章路牌樓 - 金門太武山

    ▲▼玉章路起點

    太武山玉章路登山步道起點 - 金門太武山

    太武山雖然已開放多處景點供觀光客參觀,不過這條道路仍在管制狀態,只有軍車可以上下,一般民車禁止進入,遊客遊太武山的唯一方式,就是腳踏實地步行上山。

     

    牌樓前有一路線圖可供參考,我們今天的計畫是由西到東,從玉章路入口一路往上,經過最高點的毋忘在莒之後續往海印寺、太武池下到出口的屏東文康中心為止,全程約5公里。

    太武山登山路線圖 - 金門太武山

    玉章路為陸軍一級上將劉玉章於擔任金防部司令任內所闢建,那時兩岸隔海對峙,戰爭隨時開打,劉玉章領導金門軍民挖山洞、掘戰壕、鑿地道,積極建築地下化的防禦工事,將金門建設成固若金湯的堡壘,對後來八二三砲戰做出巨大貢獻。

    太武山玉章路劉玉章銅像 - 金門太武山

    劉玉章銅像

     

    戰地的道路不同於一般的柏油路面,是由水泥舖設的,堅固耐用,抗炸能力強,缺點是車輛行駛其上較不舒適,不過步行的話並無差異。

    太武山玉章路 - 金門太武山

    花崗片麻岩的植被,雖然地質貧瘠乾旱,仍然有強捍的植物可以適應生存。

    太武山的地質 - 金門太武山

    步道續往上行,不久左側出現一個階梯叉路,有指標寫著「往斗門登山古道」,於是順道上去看看。

    往斗門登山古道 - 金門太武山

    走一小段來到一處平台,位於面西的斷崖邊上,居高臨下可以看到大片的綠野平疇,背面石壁上刻有「明延平郡王 鄭成功觀兵奕棋處」,旁有一岩洞,原來這裡是當年鄭成功觀兵弈棋的地方。

    太武山延平郡王觀兵弈棋處2 - 金門太武山

    這個天然的岩洞,應該是休息下棋的理想之處。

    太武山延平郡王觀兵弈棋處3 - 金門太武山

    下方為金沙鎮,視線一直延伸到海邊,照片中央偏右的水域為金沙水庫與榮湖水庫,如果天氣好的話,連對岸的故國河山都可以看得到的。

    俯瞰金沙鎮 - 金門太武山

    平台上有階梯往上,可看到一座高聳的石塔,這就是倒影塔了。

    太武山倒影塔 - 金門太武山

    「倒影塔」與金門城文台古塔,前水頭茅山塔合稱「金門三塔」,都是明洪武年間江夏侯周德興所建的石塔。一旁有石碑記載著倒影塔的傳奇,傳說夕陽西下時,長長的塔影倒映在海面上,吸引眾多魚兒聚集環游,蔚為奇景。(原塔於昔時已毀,此為民國94年10月縣府於原地重建。)

    太武山倒影塔2 - 金門太武山

    轉身背對斷崖南望,佈滿岩石的太武山稜脈橫在眼前,遠方為料羅灣水域。

    南太武山稜脈 - 金門太武山

    島瞰金門,當然這是指在天候良好的狀況下所見。

    島瞰金門 - 金門太武山

    今天視線不佳,就只能這樣了。

    鳥瞰金門2 - 金門太武山

     

    太武山雷達站所在的山頭是南太武山

     

    太武山雷達站 - 金門太武山

     

     

    個人軍旅生涯中曾經到過這個雷達站,那時紀律嚴明的陣地氛圍,與今日的觀光客心態截然不同。

    Joey@金門太武山雷達站 - 金門太武山

    太武山的主峰是北太武山,也是最高點的所在,但與南太武山一樣,都是軍事管制區,民眾不得進入,今天可以這樣走一趟,其實就已經很滿足了。

     

    這邊難得視線好,大家在此看風景並休息,稍後再啟程前行,一會兒就到了毋忘在莒石刻。

    毋忘在莒1 - 金門太武山

    在那兵馬倥傯的年代,為維繫金門戰地的民心士氣,先總統蔣公親自書寫「毋忘在莒」,提醒國人勿忘復國大業。

    毋忘在莒2 - 金門太武山

    由於太武山的最高點在軍事管制區內,而毋忘在莒石刻又是太武山重要地標,因此歐都納玩登小百岳就指定以此的太武山認證點,來到毋忘在莒,就等於登上了太武山。

     

    毋忘在莒四個大字所在,是一面巨大的垂直岩壁,下方有一塊平台,階梯直接從路面拉上來。上到平台之後反而不好拍照,左右看看沒幾分鐘就又回到路上繼續前往海印寺。

    小百岳#99太武山毋忘在莒 - 金門太武山

    在轉入海印寺入口之前,會先經過梅園,不過現在的梅園並沒有梅樹。

    太武山梅園 - 金門太武山

    海印寺位於太武山兩最高峰間凹地,原名為太武巖寺,始建於宋度宗咸淳年間,是一創建達八百多年的古剎,為太武山十二奇之一。曾歷經多次重修,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時遭砲火毀壞,民國四十九年由國軍重建至今。

    海印寺2 - 金門太武山

    石門關為海印寺的山門,係一座半圓拱的小石門,以石楣、石柱砌成,門上「海山第一」四個字,為晚明儒將盧若騰所題,其所記載之「重建太武寺碑記」有云:「海上各島,浯洲最著,諸島名山,太武最著」此「海山第一」意即如此。

    海印寺石門關 - 金門太武山

    後方噴水池的世尊雕像

    海印寺後方噴水池的世尊雕像 - 金門太武山

    海印寺擁有數量極多的神佛石雕像,雕工相當莊嚴,即使不是教徒也能夠放慢腳步,以藝術角度來欣賞這些雕塑作品。

    海印寺石雕 韋䭾天王 - 金門太武山 海印寺石雕 多聞天王 - 金門太武山 海印寺石雕 廣目天王 - 金門太武山

    從太武山公墓出發,一路往上來到梅園和海印寺,這一帶是玉章路的最高點了,再走就開始下坡,腳步也輕快不少,不久看到右側山豀深處有個長條形的小水潭,原來這就是太武池,但從公路上並沒有步道可以下去,而且水色不清,不知是否與連日陰雨有關。

    太武池 - 金門太武山

    太武山上的石刻很多,有些都頗有年代,也富有歷史意義,像這個「總統訓示」,就是由時任參謀總長的賴名湯將軍於民國六十三年春節給金門守備官區所題的勉勵標語。

    總統訓示石刻 - 金門太武山

    這個「頑石點頭」勒石,猶如天外飛來石一般聳立在崖邊上,落款為譚伯羽,但並沒有年代,據說是製作「毋忘在莒」勒石的張再興師傅刻完「毋忘在莒」後,順筆刻下的。

    頑石點頭2 - 金門太武山

    譚伯羽何人也?維基百科上記載,譚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聞人,父親譚延闓先生曾任民初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譚伯羽先生原名翊,以字行,湖南茶陵人,陳誠副總統夫人譚祥的兄長,也就是說他是陳履安的舅舅。

     

    忽然路右側出現一觀日步道指標,一行人興緻勃勃轉入查探,只見靠崖邊光凸凸的都是花崗岩,幾乎寸草不生,步道蜿蜒在地勢險惡的岩壁石縫中,視線開闊可以望遠,但腳下發麻難行,實在無法放鬆心情賞景。

    觀日步道1 - 金門太武山

    山是花崗岩,連步道階梯及護欄也都是花崗岩製成,想是就地取材的最好材料了。

    觀日步道2 - 金門太武山

    這樣拍照,可千萬要小心啊!

    觀日步道4 - 金門太武山

    忽然間發現有人遠遠的落在後頭,該不會是腿軟了走不動吧?

    Eric&Joanna@觀日步道 - 金門太武山

    走過觀日步道又回到玉章路,順勢續往下行,又迎來了「高風亮節」及「人定勝天」二個大型的勒石,不覺間就到了終點,玉章路屏東段的出口。

    高風亮節勒石 - 金門太武山 人定勝天勒石 - 金門太武山

    這裡的屏東乃是「屏障金東」之意,和南台灣的屏東可是沒有絲毫關係的,原本金東是個風沙堆積的地方,因為國軍的到來,隨著植樹造林,慢慢成為東半島屏障之地,「屏東」的名字就這樣在軍民之間傳開了。

    玉章路後陵公園終點 - 金門太武山

    玉章路屏東段出口 - 金門太武山

    隨著部隊撤防,曾經人來人往極為繁忙的屏東文康中心,早已失去昔日光彩,靜待下一次再起的轉機。

    屏東文康中心 - 金門太武山

    走到這裡,今天的太武山之行就告一段落了,這時友人安排接駁的車輛也適時到達,一行人上車轉往下個目的地。

     

    <<gpx軌跡檔下載>>

     

    相關文章:

    金門八二三戰史館

    適逢823,毋忘八二三

    馬祖卡蹓(二):雲台山(小百岳)

    適逢823,毋忘八二三|日誌首頁|綠島二日遊:環島篇[台東縣,綠...上一篇適逢823,毋忘八二三下一篇綠島二日遊:環島篇[台東縣,綠島鄉]2015.10.3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