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溫哥華已經半個月了,這段時間去過不少風景區參觀,市區內有名的公園也造訪了好幾個,甚至遠的如惠斯勒、西雅圖也都去過了,但卻都是自行開車前往,獨獨對溫哥華的大眾運輸還很生疏。所以今天特地安排半天的時間,來一趟體驗之旅,以搭乘公車、捷運和步行的方式,在溫哥華市區內逛逛。
本拿比新完成的圖書館,空間寬敞舒適。
從本拿比住處出發,經過圖書館、HighGate Village商場到Kingsway的公車站,先搭一段公車到鐵道鎮(Metrotown),這是目前全溫哥華最大的大賣場,不過我們只是經過而已(以後若有機會再專文介紹),因為要在這轉捷運,本地稱架空列車(Skytrain)。
也是近二年才闢建的HighGate Village,是一座綜合性的大商場。
整齊美觀的街景。
我們用的車票是2.5元的全票,一次買一本共十張優惠價21元,可以在2.5個小時內自由搭乘公車、捷運和渡輪,或是任意上下車或轉乘都可以。這相當於台幣75元的代價,是否划算要看個人狀況,但可說是相當的方便且有彈性,唯一的前提是只限單區。至於如何分辨單區或跨區我們並不清楚,只知道捷運換線的話就要另外購票了。
在Metrotown臨上捷運前看到賣樂透的,買張碰碰運氣,一張5元加幣5組號碼,算起來比我們的樂透一張一個號碼50元要便宜些。
手中握著原來搭公車的票上捷運,結果並沒有柵門需刷卡的地方,原來人家是以信任為基礎,假設每個人都按規定買票,因此不必處處設關卡查票,但有時會有專人查票,若被查到未購票,或是票卡已逾時,則罰金是很重的。
架空列車車廂只有二節,車廂之間並不相通,行駛起來有點搖晃,感覺與台北文湖線很像,速度也差不多,同樣也是無人駕駛。
從Metrotown搭Skytrain到溫哥華市心的終點--臨海站(Waterfront),架空列車轉入地下,我們在此轉乘地鐵往市政府站(City Hall)。
這是臨海站內大廳。
這次在售票機買的票是雙區的,每張3.75元,一樣是2.5小時內有效。自動售票機是信用卡、金融卡、紙鈔、硬幣都吃,非常方便。
地鐵的車廂增加為四節,應該是視運量調整的,行駛速度較快也較穩。
1400車到City Hall下車出站,沿著Cambie St往南,步行約700公尺,到達一家名為秀才旅遊的旅行社,Peter帶我們進去,原來是他認識老闆,特地過來看有沒有合適的美西行程。
結果在裏面花了一個多小時,美西行程沒談成,倒意外買了一個洛磯山脈四日遊的行程,因為夠便宜,三個人團費含食宿交通及稅,打折下來一人只要340元就成行了,這可是比十年前夏天去的便宜太多了。唯一的問題是:冬天去會不會太冷啊?
行程搞定之後出了旅行社,隔幾個店面就是一家叫告羅士打的茶餐廳,四個人進去各點了一道餐充飢,好繼續後面的行程。
1655離開餐廳往回走到地鐵站,又買了一張票(因先前的票已超過2.5小時),再搭車回到臨海站,出站後去參觀加拿大廣場(Canada Place)。
人家單車上下捷運可是平常得很,也不限定那一節車廂或那一個車站。
Canada Place所在的位置,其實是溫哥華的交通重地,因為這邊水、陸、空交通發達,溫哥華港和水上飛機場都很忙碌,在觀景台四處走動,可以看到來來去去趕火車、趕地鐵、趕船、趕飛機的人,當然也可以看到頻頻起降的水上飛機和忙著進出港的渡輪。
這邊的景觀也很好,市區的建築群以這附近最為密集,有名的海港大廈(Harbour Centre Lookout)就在一旁,頂樓觀景台有如飛碟造型,並設有旋轉餐廳,在那裡可以享受完整360度的景色。
聞名的五帆酒店,以屋頂五張雪白船帆造型最為搶眼,突出於布烈德海灣(Burrard Inlet)的三面都是遊輪碼頭,今天剛好有一艘美國海岸防衛隊的巡邏艦停靠,Peter特地過去詢問,果然是讓艦上官兵前來渡假的。
溫哥華會議中心(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也在旁邊,以前稱溫哥華會議展覽中心,傍晚點燈後頗有看頭。
鏡頭拉遠的溫哥華會議中心,夜景不錯看。
我是被大廳內的這顆超大的地球儀吸引進去的,目前這邊的主要用途仍然是辦展覽,現在正展出的是Boat Show。
沒多久天色全黑之後,因外面氣溫低,我們就進入五帆酒店內參觀。
半小時之後進入臨海站搭架空列車回Burnaby,在Edmonds下車,剛好一班公車正要開走,立時跳上車,1915回到家中,結束這半天的大眾運輸體驗之旅。
進門後掏出票根算了一下,計用了三張票,2.5+3.75+3.75=10元,四人總共花了40元,約相當於台幣1200元。以這個價碼,在台北包台計程車在市區跑,恐怕也跑不了幾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