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卡皮蘭諾吊橋後,驅車續行Capilano Dr.往克利夫蘭水庫,GPS導航卻將我們帶到位於水庫水壩下方不遠處的鮭魚養殖場。可惜現在季節不對,在養殖場只能看到一些模型,所以就不進去了。
每年七至十月的鮭魚迴遊季節是加拿大的一大盛事,面對世界環境變遷及地球暖化,加國對維護鮭魚返鄉的作為不遺餘力。比如他們不在河流中任意施作工程建築,以免阻絕魚兒返鄉之路,又規定釣魚者不得帶回多少尺寸以下的鮭魚以及全部的母魚等,否則一旦查獲必大額罰款,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
在養殖場前繞了一圈之後,續往水庫方向前進,沒多久前方卻被一道柵欄阻擋,停車後驅前一看,原來是車輛只開放至此,柵欄之後為生態管制區,只准行人及單車進入。
查看GPS,到水壩的距離只有一公里多,眼看路況平緩好走,前二天的雨才剛停,兩旁巨木參天,樹下的草木都被洗得異常鮮綠,有不少人帶了家中的寶貝狗兒在這打遛,我們也就樂得安步當車,就給他走過去啦。
大壩上的水奔流直瀉進入峽谷,十分壯觀。
從大壩旁繞過可以到達壩頂,水壩上游是一個美麗的湖,也就是卡皮蘭諾湖(Capilano Lake),我們先到壩頂看看水壩的模樣。
湖水以千軍萬馬之勢從壩頂傾洩而下,沒有閘門的洩水道離下方河床非常高,雪白的水花在陽光映照下幾乎讓人睜不開眼睛。
剛剛在下方觀看水壩的平台,從這個角度看去,顯得很小,而壁立千仞之氣勢又讓人不自覺有點腿軟。
這座水壩建於1954年,是由工程師Cleveland領導完成的,主要為積蓄海岸山脈葛羅斯山的雪水,以供應溫哥華居民飲用,是溫哥華最早的水庫。鑲在水壩上的這塊銅牌,便是說明為了紀念其貢獻而命名克里夫蘭水壩。
水壩完成後,卡皮蘭諾湖可以儲水6千萬立方米(為台灣牡丹水庫3,056萬立方公尺的二倍),供應大溫地區80萬居民的用水。為了水源安全,湖邊以鐵絲網圍起,遊客無法進入,但卻貼心的留有拍照用的小孔,讓遊客可以將水庫的湖光山色納入鏡頭,藍天碧水,兩岸翠綠山林,加上遠處雄偉壯觀的雪白獅子山,令人感到心曠神怡。
大壩旁闢有一公園,是觀賞水庫風光及海岸山脈雪山景緻的絕佳地點。
盡情欣賞了水庫風光之後,這才發現原來公路有通到此,汽車可以直接開到公園停車場,下車走幾步就是絕佳的山水大景了,真是方便啊。
不過想想我們也沒吃虧,來回走二趟不過一個多小時,卻賺到了機會運動,呼吸新鮮空氣,而且對美景的印象更加深刻,這豈是開車呼嘯來去所能體會的。
心滿意足的回到停車處,續往下一個目的地--葛羅斯山滑雪場前進(註)。短短五公里的路程,直開到道路終點就是滑雪場的超大停車場,只見不斷的有人扛了滑雪板往纜車站走,我們停好車也跟著逛到纜車站瞧瞧。
這一看不得了,搭一趟纜車要價45加幣,不滑雪純搭纜車觀光也要39元,那三個人不就要將近3500元台幣?
看看時間已下午近三點了,恐怕一趟上去又要馬上下來,原本預定明天就要去惠斯勒,那邊的纜車還有得坐呢。於是二話不說,拍張照紀錄時間便即回家祭五臟廟去也。
註:溫哥華近郊有三大滑雪場,位於西溫、北溫一字排開,左為塞普勒斯山,中為葛羅斯山,右邊西摩山,從市區開車前往只要十幾分鐘到半小時,可說是非常的方便。近年各滑雪場為吸引人氣,紛紛加裝夜間照明,並開放夜間滑雪,從市區遠望可見耀眼燈光,為溫哥華憑添璀燦夜景,成為一大特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