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個人搬家的關係,莒光日登山活動暫停二次,在老哈的號召下,今(0111)天恢復實施,地點由老哈建議,移師至桃園縣境石門水庫旁的新溪洲山,參加人員依舊,只是小毛因公子車禍必須照料致未成行。
▲石門水庫的Google空照圖,左下角的是新溪洲山,右上角的是石門山,兩山之間稜線明顯,水庫大壩正好連接稜線中點,地勢險要,亦足見我國工程人員的智慧。
石門水庫的溪洲山步道連接溪洲山和新溪洲山,步道沿線林木茂密,生物相豐富;最高點溪洲山577公尺,新溪洲山475公尺,由溪洲山沿稜線東行還可至慈湖。
如果只是短程健行,又想走環形路線回到起點的話,一般多由石門水庫坪林收費站起登,至新溪洲山頂下行至水庫壩頂,再沿公路走至溪洲公園回登山口。
我們今天就是把車停在石門水庫坪林收費站外,靠溪洲大橋橋頭的登山口邊,下車稍事整裝後,約九點三十分就順著步道上山了。
從登山口上來,拔高約300公尺,途中林木茂密,林下蔭濕涼爽,充滿芬多精,登高喘息之間,自然吸入大量新鮮空氣,是一條極適合健行的路線。
走走停停,約半個多小時就來到路徑高點的一個大廣場,有涼亭、座椅和各式健身器材,路徑則分為左右兩個方向,分別可往溪洲山和新溪洲山。我們在此休息片刻,因考量部分隊友的體力和時間限制,隨後就選擇右邊往新溪洲山的方向而去。
新溪洲山的登頂照。新溪洲山頂H475M,有殖產局三角補點,樹林中視野不佳,拍完照即走人。
這時走在稜線上,左邊看到的是石門水庫龍珠灣的廣大水域,右邊則是水庫大壩下方的後池,視線順著大漢溪河床可以一直延伸到崁津橋,甚至到土城地區。可惜稜線兩旁樹木太多,找不到視野開闊的取景點,因此無法拍到美美的照片。
沿稜直下,本可以一路走到水庫大壩,但中途有個叉路往溪洲公園,老哈建議逕下溪洲公園,剛好趕上午餐時間,且可免去繞行大壩的一段公路,心想有捷徑可走,何樂不為?
▲下溪洲公園的長階梯
非假日的中午時分,公園內完全沒有其他的遊客,讓我們得以悠閑的享受野炊的樂趣。
只見每個人紛紛從背包中掏出所需物品,頃刻間堆滿整張桌子:
水果是金剛早上在菜市場現買的,有棗子和茂谷柑;
小白帶的是蔬菜拉麵和筍絲罐頭等幾樣;
老哈和我各帶了一組爐具和鍋子,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水。由於食物太多,以致於我倆帶的都沒用上,只有在用完餐泡茶時消耗了幾兩茶葉而已。
▲吃飽喝足,休息得差不多了,開始注意起週邊環境來,這才發現園中的梅花已然盛開。
水池邊這棵杜鵑大概被暖冬搞錯時序,也提早開花,讓這個充滿冬陽的午後增添幾分春色。後方泛黃偏棕的幾株松樹,經老哈介紹才知道叫做「落羽松」,俗稱美國水松,分佈於北美洲,在秋冬時節,樹葉會由綠轉黃終至凋零,讓位處亞熱帶的國人,也能體驗到季節更迭的北國風情。
信步在公園中逛逛,見地上掉落許多翠綠的果實,撿起細看,原來是一顆顆碩大的橄欖,抬頭才發現園中種了整排高大的橄欖樹,這時全都結實累累,顯然是豐收的一季。
老哈說橄欖是高價值的經濟作物,只是一般人不知如何運用,殊為可惜。
回家後上網查,原來橄欖果肉含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1、B2、C、E、菸鹼酸,礦物質鈣、鐵、鉀、鈉、鎂、錳、鋅、銅、硒,揮發油,香樹脂醇,鞣酸等,其中鈣、鐵及維生素A含量豐富。此外,橄欖油最大的營養特色是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也就是油酸。
橄欖油中則含有脂溶性維生素A、D、E、K。另有其它活性成分,如植物固醇、鯊烯、聚酚類化合物等。
整體而言,橄欖具有許多營養保健功能,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行上網看看,保證會讓你大感驚奇。
雖然現在是冬天的季節,但園中不時見到翩翩飛舞的蝴蝶,有青斑蝶、石牆蝶和各類的小灰蝶。最特殊的是,有不少的枯葉蝶,而且雙雙對對上演著求偶的大戲,讓我這平時難得一見枯葉蝶的菜鳥蝶友來說,真是一大收穫。
另外,有個比較特別的現象是,往年冬天常見的大批紋白蝶,今年似乎少了許多,只能零星的看到幾隻而已,但不知這是區域性的現象,還是也受到暖冬的影響呢?
既然是水庫的公園,當然就要有點跟水有關的主題才行。這個「水從哪裏來」的牌子,應該就是屬於教育的素材之一了。
三根成列豎立的柱子,是由泰國藝術家所創作,名為「樹的友誼」。
還有,台灣每年因風災水災造成的損失,破壞水土保育成效,嚴重傷害水庫壽命,透過撿拾自水庫中的漂流木所創作的雕刻藝術,在沒有更積極的教育宣導作為下,這也算是一種無聲的吶喊吧!
後記:
1.小白一早從北投小坪頂出發,先到大直接金剛,然後上高速公路至南崁接我,再到桃園接老哈,最後在老哈的指引下終於來到石門水庫,而且還順利的登上海拔475公尺的新溪洲山,下山之後還到中壢的壢新醫院探望髖關節術後的楊建業,最後再一路送回到台北,精神毅力令人感動。在此必須要特別表揚:小白,辛苦你了。
2.與新溪洲山互為犄角,位於水庫大壩另一端的石門山,視野更好,經過大家一致同意,列為下次莒光日重點,看來小白又要再辛苦一次了。
註:本文係2007年舊作,原發表於旅遊經部落格,現移至Xuite以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