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成功高中,是我的母校,這座位於濟南路的校園,有著悠久的歷史,給我的印象一直都是老舊與擁擠,校區實在是太小了。
就以這個校門來說,現今連許多國中的大門都比她稱頭多了!今天因為舉辦大學指考基測的關係,所以校園內擠滿了考生和陪「烤」的家長,顯得十分的「熱」鬧。
成功高中的校區真的很小,從大門走進去經過穿堂,當你站在操場邊,舉目往左右一望,就是這一所高中的全部了。
最醒目的就是這一座新完工高達十層的綜合大樓了!
記得當年在校時,全校只有體育館內有一個完整的籃球場,但平時學生是不准使用的,現在照片上倒是看到不少籃球場,顯然學校有注意到學生的運動需求。
這座大樓是去(2009)年完工啟用的,提供約
大樓內設有溫水游泳池、汽機車停車場、多功能視聽中心以及藝文展示空間,二至四樓包含圖書館、校史室、全國最大的昆蟲科學博物館、音樂教室、專科用教室及音樂性社團練習場地,五至十樓有活動中心、體育館、禮堂等多功能運動場地,為高中學府建築最宏偉、設備最新穎、規模最現代化的綜合大樓。落成啟用之初,立即擔任2009年夏季聽障奧運會手球比賽場地之重任。(引用自維基百科)
今天回到母校的目的,就是要來參觀剛搬遷到綜合大樓的「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他的前身正是過去享譽國內外的「成功高中蝴蝶館」。
提起在校時對蝴蝶館的印象,那時蝴蝶館一年只開放二天,在校三年我只進去過二次,所有的標本都是
如今蝴蝶館雖升級為昆蟲博物館,但限於經費及人力不足的問題,且又維持過去不收費的傳統,所以還是不作常態性的開放,只在特定時日才有機會參觀。比如暑假期間每個月只開放一天,今天是因為大學考試的關係,提供給家長在陪考之餘,可以趁機進來看看打發時間,順便認識一些昆蟲及保育知識,當然吹吹冷氣消消暑也很不錯。
在綜合大樓內休息的陪考家長,一樓地面舖設的是木質地板。
提供飲水及詢問等需求的考生服務站。
引導來賓參觀昆蟲館的海報。
位於綜合大樓三樓的昆蟲科學博物館大門。
昆蟲館另一個主展場「逢蟲廳」的入口。
逢蟲廳內左邊牆上一幅簡介,明顯地標示著昆蟲博物館的目標:
一、具有傳統博物學目標
二、具有科學教育目標
三、具有昆蟲藝術館之目標
四、具有蝴蝶民俗博物館之目標
五、激發觀眾的蝴蝶保育觀念
對於這幾大目標,個人認為其中第一、二項與一般科博館相同;
第三項就有點特別了,蝴蝶宮之中陳展的許多早期蝴蝶工藝品,確實價值非凡,且以今日的生態環境及保育觀念,以後也很難再有類似的作品出現,因此將這些僅存的作品稱之為藝術品應不為過。
第四項應是針對館藏中,有許多介紹過去台灣蝴蝶產業,由興盛到式微的過程,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助益佔有一席地位,並且影響多數人的生活的關係吧?
我想第五項「激發觀眾的蝴蝶保育觀念」才是
陳列大型精美圖片的生態走廊。
進入昆蟲館,第一個看到的竟然就是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有一次上課講到細菌,老師先講細菌的危害及傳播方式,忽然見一同學打瞌睡,就叫他起來問:你有沒有梅毒?還記得這位倒楣的同學姓謝,恍神中被叫起來,愣了幾秒,旁邊同學趕緊打怕死說正在上細菌,於是就答說「有」!
這下可把全班給笑翻了,老師很生氣的又問:你小小年紀不學好,怎會得梅毒?
謝同學發現不對,立即改口說「沒有」!老師再一疑問,又面紅耳赤的說「有」!
就這樣,在師生間一來一往的對話中,大家都瞭解到細菌的傳播途徑及症狀等等相關的知識,這在當年古板的課程中,算是相當獨特的另類教學。
蝴蝶宮殿,陳列過去成就蝴蝶王國的各種手工藝品,中央設置座椅供多媒體欣賞及生態教學之用。
天花板及宮燈的圖案全部都是貼上蝴蝶翅膀完成的。
以實物實景的方式,重現台灣蝴蝶產業全盛時期的作業情況。
製作精美的蝴蝶藝術品。
展場一景。
昆蟲博物館現在的場地面積,比之前的蝴蝶館大了二倍,在空間規劃上顯得寬敞而有彈性,加上明亮的燈光及舒適空調,讓參觀的民眾沒有壓迫感,可以悠閒自在的慢慢觀賞。
幾個角落的地板上都畫有類似的線條,猜測應是解說員或帶隊老師講解時的位置。
由於館內除逢蟲廳和蝴蝶宮殿可以拍照外,其餘展場是禁止拍照的,尤其是不准對著展示櫃拍攝展示標本及解說文稿,因此想一睹館內珍藏的許多模式標本、陰陽蝶、雙胴蝶及突變種等等世界級標本,恐怕只有找機會親自來參觀了。
附:細說蝴蝶館(節錄自成功高中蝴蝶館網頁)
一、目標:
收藏及展示由本校教師也是校友
二、沿革:
(一)1968年開始籌備,於
(二)1980年起除了靜態展示,接受詢問,提供師生研究所需的協助,積極推動蝴蝶保育工作。
(三)1990年起不定時做動態展示、講解、演講、研習會,並積極調整展示內容、形式,不僅有傳統的「生物學博物館」功能,並略具「科學教育館」之功能。
三、館藏:
(一)館藏標本約五萬件,其中在昆蟲博物館內展示者三萬件。
(二)有關昆蟲之民藝品、教學媒體及其他展示物多件。
(三)館中不乏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珍貴標本,如「模式標本」、陰陽蝶等。另有過去五十年間,於蝴蝶王國—臺灣,發生過的特有蝴蝶民俗文化及已經絕跡的蝴蝶谷生態奇觀等珍貴動畫及記錄。
四、服務:
(一)週一至週五上午09:00~12:00
下午13:30~16:30
週休二日及國訂假日不開放。
(二)團體:如需
(三)接受以書信及電話詢問有關昆蟲之任何事項。
五、展望:
新綜合大樓三樓作為新昆蟲科學博物館,已於2009年3月完成搬遷,是世界最大的昆蟲博物館,兼具民俗蝴蝶博物館之內涵,並將推動生態保育效能。
參考網頁:
幫蝴蝶館籌經費 陳維壽要找學生郝龍斌「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