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山系位於台北縣中和、新店、土城和三峽等行政區的交界地帶,呈東北─西南轉西走向,從中和景新街登山口起至三峽玉皇宮牌樓止,直線距離約13公里。整條稜脈以天上山海拔430公尺為最高點,另有十幾座大小山峰羅列,其中包含天上山及南勢角山二座台灣小百岳,個人曾數次分別登臨。
去年三月從挖仔山走到彩蝶社區的「天上山系北稜尾小縱走」時,曾興起來個全程大縱走的念頭,但從未真以為可以實行。又過了大半年,約莫十一、二月時,好友建業也提起這個想法,經討論決定等來年桐花開放時,再配合來一趟賞花的行程。
終於冬去春來,大地恢復生機,0411登完內鳥嘴山開車回家,經過國道三號土城、中和路段,看到部分油桐花已悄悄開放,遂敲定這次的行程。
不過說真的,這一趟實際走下來,雖談不上多麼困難,但路程長達22公里不說,光是總爬升就超過1500公尺,一點也不像是在爬低海拔的郊山呢!
計畫日期:2009.04.18.
計畫行程:
三峽的玉皇宮牌樓→長壽山→成福山→十八羅漢岩→石門內尖山→天上山→五城山→文筆山→五尖山→南勢角山→挖仔山→捷運南勢角站。
實際行程:
玉皇宮牌樓→長壽山→成福山→十八羅漢岩→石門內尖山→天上山→五城山→山中湖→文筆山→五尖山→牛埔頭山→南勢角山→挖仔山→捷運南勢角站。
行程紀錄:
0418/0550揹上背包出門,從三重搭公車至台北火車站轉捷運板南線,終點站永寧站下車出站,找了一下台北客運706公車站牌,原來就在一號出口左邊約30公尺處,根本不需要過馬路,結果是繞了一大圈冤枉路,還好才走到站牌公車就來了。
0710 長壽山站下車。公車司機對這個站似乎不太清楚,反正一早車上也沒其他乘客,車子慢慢開,眼睛仔細看,過了高速公路涵洞之後的第二個站牌就是了,這邊是三峽的介壽路三段。不過玉皇宮的牌樓在對面,馬路中央的分隔島很高,無法跨越,需往前走到路口處再折回來,這時發現建業的車子停妥在路邊,人已先行出發了。
0715 玉皇宮牌樓起登,往元亨堂方向走。
0729 元亨堂停車場,登山口在靠山邊的圍牆開口處,有水泥階梯,上去後是一間廢棄的厠所,有幾張登山路條。
0740 路況出乎意外的差,完全沒有人工整理的跡象,路徑原始,加上前二天下雨,泥濘濕滑,登山鞋底全是黏土,失去止滑作用,褲管被高及腿部的雜草沾濕,正後悔沒帶綁腿及登山杖,這時卻忽然看見先行的建業出現眼前,也是一副舉步維艱狀。
0752 經過一高壓電塔,接著是一叉路,左往成福山,右往長壽山;先取右登長壽山再回。走沒幾步,一大片白色的油桐花瓣舖在路徑上,揭開今天的賞花序幕。
0801 抵長壽山,海拔197公尺,無基點,山頂無展望,一棵樹幹上釘了許多山名牌子,拍照後原路折回,經過先前叉路續直行往成福山方向。
0815 更多的油桐花掉在路上,腳步放輕踩在花瓣上走過,經過一名為善德宮的土地公。
0820 龍泉山寺叉路,不取,續直行。
0831 經過一頗有規模的大片檳榔園。
0838 來到一處展望點,往北可看到大屯山脈及觀音山連峰、接連的林口台地;西北方樹林大棟山、較近的土城市區,以及附近山坡處處綻放的雪白油桐花。
0847 登頂成福山,海拔241公尺。先是一台北縣政府四等控制點,再往前約20公尺有一土地調局圖根點,拍照後續行。
0903 遇叉路,指示牌左往龍泉路,直行十八羅漢岩。由於土城龍泉路沿著山腰一路往承天禪寺,大抵與登山路徑平行,所以後面還有許多叉路可以連接,咱們今天一概不取,逕往天上山而去。
0914 路徑中的一處高點,出現二張長形木椅及一方成福山登山步道的解說牌,不過此處樹蔭濃密幽暗無展望,有點奇怪。
0918落差約十公尺的岩壁,設有繩索,需拉繩陡下。此時一年長山友正從下方上來,見面後很熱心的指點我們手腳落點、如何三點不動一點動及注意安全等等,真是感謝;不過實際走下來並沒有多少困難。
0932登頂十八羅漢岩,海拔301公尺,有一台北縣政府四等控制點。山頂小空地視野不錯,本想好好展望一下,惟已有一隊四人在此休息開爐泡茶,一陣閒聊方知山齡頗深,北部中級山以下幾乎都已造訪過,並出示拉卡山所見壯觀雲瀑,推薦一定要去看看。這時又上來一位繡有三重山岳臂章的年長山友,足登一雙雨鞋,一副精壯健腳狀,打過招呼後見人多便不久留即行離去。我僅得空往西南方向拍了一張三峽鳶山和溪南山的照片,總共停留了20分鐘才再度啟程。
此後步道都走在林間蔭下,一些常在陰暗林中活動的蝴蝶頻頻出現,之後又經過二處往龍泉路的叉路、一處往成福興業叉路,然後稜線轉為急陡上,努力爬高約40公尺,到達石門內尖山前趕上三重山岳山友。
1049 登頂石門內尖山,海拔408公尺,有一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從北到西到西南的展望都非常好,尤其是觀音山及大漢溪流域土城、板橋都看得很清楚。二人閒聊幾句,因表示需等建業前來,該三重山岳山友遂先行離去。
1119 休息半小時後續行,這時建業被一位迎面走來的山友認出是「一步一腳印」的版主,在狹窄步道斜坡上熱切的聊了一會兒,才在互道珍重及感謝聲中分手。這是一個新鮮又奇特的經驗,看來建業努力耕耘一年多來,已在山界闖盪出一番名號,除了為他高興之外,同時也與有榮焉。
1125 石門內尖東峰,海拔410M,有一台北縣政府四等控制點,拍照後續行。
1134 步道空曠處,有一大片茶園,路旁一顆台北縣政府四等控制點,GE61號。從這東望,可看到獅仔頭山和粽串尖稜線。
1142 路標往善息寺,續行有一鐵皮涼棚,許多人在其內休息,旁有一採芹紀念步道之說明牌。續前行十分鐘,經過一卡拉OK休閒坊,歡唱聲傳遍整個山野,再往前一點出現一棵奇怪的大榕樹,地上樹根發達虯結密佈,樹冠上卻沒幾片葉子。
1156 經過大榕樹後路標右指往天上山,短下坡後穿越車道,對面是阿砂利土雞城,路旁有一巨石刻有「天上山登山步道」,從石刻右方進入步道。隨後遇左叉往承天寺,再稍後一叉路往龍承路均不取。
1221 又一步道高點,稱「三粒半」,路旁亭子及樹蔭下石桌椅好乘涼,看看時間已過中午,本想在此休息午餐,但四下人聲鼎沸,往承天寺拍了一張照片,腳下不稍停留續行。
1228 稜線鞍部望月亭,左往承天禪寺,右往日月洞,直行天上山。一旁有請各遊客注重公德及南無地藏王石碑,另有一土城市天上山步道系統解說圖。這時望月亭出現幾個空位,於是過去解下背包休息午餐。
1255 建業從三粒半下來,原來已先用過餐了,趕緊收拾背包上路。
1305 登頂天上山。登頂前有一觀月亭,一樣的人多,直接至基石處拍登頂照。天上山海拔430公尺,三等三角點一0九九號,台灣小百岳編號第18,是土城山系的最高峰,位居山列中央位置,可環視附近群山,頗具帝王之勢,故又稱皇帝山。
山頂開闊360度視野,東面安坑縱谷清晰在目,獅仔頭山、粽串尖一脈往北而去,山腳下的大片草坡是以前為設立台北大學而開闢的基地,如今隨著台北大學在三峽設校而任令荒蕪,頗令人感慨。
北面南港山系、五指山系、七星大屯山系、觀音山、台北101、新光三岳、圓山大飯店等都看得非常清楚;而東北邊近在眼前的是下一個目的地「五城山」。
最令人驚艷的是山頂上的蝴蝶很多,有青帶鳯蝶、青斑蝶、豹紋蝶、單帶蛺蝶、紫單帶蛺蝶、黑端豹斑蝶.........
感謝蝶會劍南義工玉琴老師協助認蝶。
1320 續往五城山出發,1.4公里的距離,下個坡再上個坡就到了,不過卻花了30幾分鐘。
1352 登頂五城山,又名英雄練武嶺,海拔418公尺,無基點,山名牌釘在旗桿旁的樹幹上。山頂比天上山大了許多,樹木也很多,設有多項健身設施、兩座涼亭及桌椅等。涼亭中當地山友辛苦揹上山的飲水及奉茶,由於出門時攜帶的礦泉水只剩半瓶,很貪心的當場喝了三杯,茶水不苦不澀、不燙不冷,喝來特別順口潤喉,真是感謝,同時心中則盤算著如何能撐到彩蝶社區的便利店買水。
1405 續往文筆山,走在林蔭中的步道特別涼爽宜人,不覺間來到往山中湖的叉路口,心想難得順道彎過去看看也好,遂與建業商量分道而行,並在文筆山碰頭。
1424 到達山中湖,比想像中的要大得多,還沒走到湖邊,遠遠的就聽到熱鬧的卡拉OK及吵雜的人聲,待走近一看,湖邊有人在垂釣,餐廳茶棚下的客人更多,湖邊停了很多汽機車,還好不妨礙步行,於是以逆時針方向環湖一周。繞過半個湖面來到對面餐廳,進去買了一瓶1.5升的冰涼礦泉水,與老板娘閒聊得知,從土城開車經青雲路轉石門路可以直接上來,以後有機會不妨找個非假日再來一趟。
1431 環湖畢在接近原路口前約40公尺又見一往文筆山指示牌,取之,階梯步道開始上坡。途中經龍德寺叉路及往五城山叉路皆不取,接著又出現一座頗有規模的觀景涼亭,涼亭前方展望很好,一樣是七星大屯觀音山,似乎連淡水河出海口都要看到了。不過這時太陽很大,路又陡又長,實在無心賞景,低頭續行。
1450 登頂文筆山,又稱安坑山,海拔375公尺,基點為台北縣測量點,編號:90169號。山頂視野良好,腳下密密麻麻的建築為綠野香坡,拍了幾張照片坐下來等建業,順便補充點熱量,卻見他老兄從我同一個方向賣力的爬上來,經詢問原來還去了一個將軍嶺,結果山中湖雖沒去,似乎反而走得更遠些。
1505 啟程往五尖山,沿途大多走在緊貼彩蝶社區後方稜線上,爬山走了十幾公里的路,現在卻經過山中這麼大個社區,感覺還是蠻怪的。
1539到達五尖山,又稱南牛埔頭山,海拔320公尺,有一省政府地政處的四等三角點,惟編號空白。需說明的是,這個基點位在鐵絲網圍籬內,但已被剪開一個大洞,可以輕易進入,不過行進間不易發現。
1543 續行,此時遇一山友,告知往南勢角山的「舊路」在彩蝶社區有一段已被封閉無法通行,應往牛埔頭山方向的「舊舊路」走,同時又可順便撿一個基點,何樂不為?於是跟著其腳步往圓通寺步道而行。
1552 叉路,直行往圓通寺,右上往牛埔頭山,樹幹上標示3分鐘路程,取之。
1555 登頂牛埔頭山,海拔277公尺,建設廳礦補2010號,樹林間無展望,拍照後續行。
1603 深澳-板橋線電塔048號,路跡消失,繞著電塔找,完全沒有任何路條,決定原路退回。
1619 回到彩蝶社區叉路,1623經過一大圓水塔,1629社區大門前溜冰場,1635安祥路102巷27號旁停車場上方階梯休息,再補充點熱量及水份。
1648 續行,循階往上,感覺兩腿有點僵硬,幸好沒多久又好了,這時來到一公園草地,前方又出現陡上地形,二女一男正拉繩小心翼翼地下來,等了一會,不拉繩從一旁直接上登。
1657 青春嶺,海拔292公尺,無基點,有休息涼棚一座,旁有高壓電塔,電塔支架間可看見安坑焚化爐就在山腳下,更遠可看到塗潭山及整個稜線。
1717 石龍洞,路旁大岩石下供奉觀音佛祖。
1714 叉路,左往紫竹寺,前往南勢角山,續直行。
1719 新樂園,稜線上寬廣的空地,有簡單的雨棚及運動器材,是附近民眾晨運地點,步道旁一棵高大的南美野牡丹正盛開,花朵繁多艷麗。
1725 登頂南勢角山,海拔302公尺,有一三等三角點六五四號,同時名列台灣小百岳第16號。拍完登頂照建業看天色已晚有意從烘爐地下山,我則建議連走挖仔山,反正十幾公里都走下來了,不差這二三公里,有始有終,今天就一次把天上山列走透。
1836 天色已暗,備便頭燈,由於建業未帶,二人共用一個緩慢前行。從挖仔山到南勢角山路段,雖去年已走過一次,但這次反過來走,卻因山上叉路多而屢屢走錯,越是心急趕路越浪費時間。
夕陽下的烘爐地土地公像
由於正值下班尖峰時段,這時右下方國道三號從碧潭隧道到中和隧道間的車流燈光密集,加上碧潭橋的光雕效果,呈現出令人驚艷的璀燦炫麗夜景,真想停下腳步拍幾張照片,但因趕路只好匆匆看了一眼,把印象深植腦海,留待他日再說吧。
1847 登頂挖仔山,海拔113公尺,北水三角點24號。這時天已全黑,黑暗中靠頭燈光線勉強拍照,拍完換了一件乾淨的T恤立即下山。
1914 下到挖仔山登山口,位於南勢角四維街23巷底,拖著沈重腳步往外走到仁愛街口,1920過馬路招了看到的第一輛小黃,直奔捷運南勢角站。爬了一天的山,走了近22公里,上下階梯無數,不料這時看到進捷運站的樓梯卻有點猶豫,為什麼只有出站的才有電扶梯可搭啊?無奈之下也只有一步步慢慢走了。中和線車班較少,感覺等了很久(其實不到十分鐘啦),終於開動到台北車站,下車帶建業轉乘板南線,我則出站搭14路公車回三重,結束今天漫長的行程。
軌跡圖:
落差圖:
gpx軌跡檔:http://joey.taoyuan.googlepages.com/y090418.g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