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後意外有將近一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幾個人臨時起意去摩天嶺步道走走,因時間短促,快馬加鞭從山隴一路爬坡往酒廠方向的步道口衝。沒想到午餐喝的道地馬祖老酒作遂,幾個人臉紅氣喘外加手腳發軟,走來甚感吃力,到得步道口面對階梯只好放慢腳步,還好步道全長不到400公尺,不必心急。
▼摩天嶺步道口,長度不到400公尺。
10分鐘後來到階梯盡頭,緊鄰崖邊一塊休息平台及一座涼亭,展望不錯,下方的牛角聚落、馬祖酒廠清晰可見,前方雲台山最為醒目,右手邊峽灣及遠方的北竿島也都在視線內。
摩天嶺步道俯瞰下方馬祖酒廠,屋頂上整齊排列的都是釀酒用的酒罈。
不過十來分鐘便到達步道盡頭,接上寬大的水泥車道,幾座防砲散置山頭重要位置,山頂屬營區範圍,走在車道上反而沒有展望,於是調頭鑽回步道下山去也。
1319 回到步道口,再過馬路到馬祖酒廠門口,等候劉導招呼遊覽車過來接人,然後繼續下午的行程。
第六站:津沙聚落
津沙位於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因早先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是賞夕陽、踏沙灘的好去處。
到津沙主要也是觀賞古樸的老聚落。
津沙石砌老屋
老屋改建的民宿
津沙天后宮及古厝群
西邊山石階上的古厝群
到此一遊
第七站:馬祖故事館
馬祖故事館位於馬祖南竿鄉仁愛村馬祖日報社的社址中。
民國94年馬祖日報社提出了興建報史館的構想,後來獲得文建會補助經費,將報史館的概念延伸成為「馬祖故事館」,是唯一以戰爭為主題的地方文化館。
館內展示許多戰地政務時期珍貴的老舊照片、文物和實物模擬,我們參觀的主要項目是觀賞一部約20分鐘的懷舊影片,其中許多的鏡頭,在在都勾起年少時期全國軍民努力建設、聯手反共的印象來,有種時空錯置的感覺。
不過老實說,在這麼炎熱的天氣旅遊,館內的冷氣及幽黯的光線,正好提供大家短暫午寐的時光。
第八站:雲台山軍情館
雲台山標高248公尺,是南竿第一高峰,列名台灣小百岳第98號,是登高遠眺馬祖列島與大陸北茭半島的最佳景點,也是個人這次馬祖旅遊私下主要探訪的地點,畢竟四座離島的小百岳,平常不是那麼容易親近啊!
可惜因為跟團的關係,在沒有心理準備之下,遊覽車直接開到山頂上,不費吹灰之力就登上這座小百岳,心中還真是五味雜陳;更何況山頂為軍事重地不得接近,在阿兵哥的監視下,只能規規矩矩的進入軍情館。
看著地上的立體沙盤,聽導遊機械式的訴說著當年國共對峙的過往事蹟,隨著眼光望向遠在對岸的故國山河,精神也跟著恍忽,差點又睡著了。
四面牆上都有地形的標示,這一面是北竿方向的大小島嶼。
為了避免坐著真睡著了,同時把握難得登上雲台山的機會,於是悄悄的退出了解說室,自行到外面的軍情館參觀,在衛兵監視的空檔,拍了一張仿花崗石岩洞的展示廳現場。
附帶一提:團體參觀軍情館,需於三日前先造冊提出申請,入館時要出示身分證件核對,目前外籍遊客及大陸人士(含陸配)不得進入。
走出軍情館,居高臨下的視野,果然是全南竿最佳的展望點,對照這張標示,可以讓外來遊客更瞭解馬祖列嶼的地形分佈。
軍情館正前方隔海相對的是北竿島,最高的是壁山,標高298公尺,為馬祖「第一高峰」,比雲台山還高了50公尺。
右前方是福澳港碼頭及其後方的牛背嶺。
左前方203高地上的國軍雷達站設施。
鏡頭拉近,可以看到更偏左一些的媽祖巨神像。
步下軍情館台階,是一片觀景平台,也是上山車道的盡頭,一旁豎立刻著「雲台山」三個大字的巨石。
雲台山原名煙台山,解說牌上訴說著有關煙墩制高、雲台聽濤的典故由來。
第九站:大砲連
位於梅石的大砲連,是以當年老美提供的240巨砲聞名,這是國軍現役中口徑最大的火砲,射程將近23公里,砲身重逾10噸,一顆砲彈重達160公斤,其威力足以轟掉超過一個中山足球場的範圍,在八二三砲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參觀大砲連一樣要由衛兵核對身分證才能進入,進入後先引導至一陳列室,瞭解巨砲典故諸元 ,並就近觀察從東引拆解過來的備用砲管,稱之為巨砲真是當之無愧。
砲陣地還要更往裡面走,是一個像碗一般的窪地,沒走到碗口邊是看不到大砲的。
雷震一聲撼山岳,霆霽風雲威四海。
巨砲陣地四周的樹木,都被塗上高度不等的白漆,請教守衛士兵後得知,原來是平常作為掩蔽用的,一旦巨砲要射擊時,就必須從白線處將樹木伐除,以免造成防礙。
<<網路相簿更多的照片>>
相關文章:
馬祖卡蹓(三):鐵堡、南竿遊客中心、北海坑道、大漢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