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40517學習電子報:三思而後行

三思而後行


人們常常遇事就說「三思而後行」,這裡的「三思」到底是哪三思?許多人卻不了解。

何謂三思?

「三思」是指:思危、思退、思變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詮釋說:「做官者,在鼎盛的時候,要懂得三思,這三思的道理就是,思危、思退、思變。」

所謂「思危」就是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躲到人家都不太注意你的地方叫「思退」;退了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兒錯,往後該怎麼做,這就叫「思變」。

這是古代文官中常常流行的一句話,其中充滿了古代文人為官的「智慧」,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對古代中國官場的爾虞我詐,明哲保身的環境的揭露,在這種險惡的環境下,古人的這種「智慧」成了安身立命的護身符。

儘管這種「智慧」充滿了功利和自保意識,但是事物也都是多面的,拋開官場這一特定環境,把這種「三思」從正面來看待,推而廣之也是有著一定積極意義的。

從三者的邏輯關係可以看出,思危在前,思退居中,思變在後,只有意識到危險,才能及時考慮退路,有了退路才能進而思考改變不利環境。

思危,其來自成語居安思危,在安全的情況下要思考危險的存在,這是一種高瞻遠矚的思維,只有在安全的環境下意識到危險的存在,並加以思考尋求退路形成處置預案,也就是「思退」,這樣才能在危險真正到來的時候轉危為安,進而「思變」,爭取改變不利環境創造有利的條件,為發展開闢道路。

「三思而後行」對於現在無論 生活、職場、事業 方方面面都是值得深深體悟。

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
回應

大家好!無極門太極拳的部落格要開張了喔~~
{楚丰}乃本人對太極拳{又癡又瘋},故取之!
在太極拳這條路上,如碰到難題或對太極拳的修煉有疑問者,歡迎提出互相研討;所謂{苦煉三年,不如明師一點},不才不敢自稱明師,不過,願就所知與同道者分享,畢竟緣份難得啊!

好友動態
[此功能已終止服務]
平均分數:0 顆星
投票人數:0
我要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