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藝系在幹嘛 @ 隨便吧 ̄▽ ̄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關鍵字
    1. 沒有新回應!
  • 駝客聯播
  • 201603212357農藝系在幹嘛

    適逢高中大考放榜,在 PTT 上又看人問農藝系在做什麼,也就回了一篇。

    想想這裡在我荒廢許久後還不時有人晃過來(到底怎麼搜到的啊?),就順便將文章轉錄至此,為辛苦 google 的茫然同學稍稍解惑XD

    讀了農藝系後你至少會有一些農業豆知識,例如:

    1. 毛豆、黃豆、黑豆、大豆,其實都是同一種植物
    2. 正常的玉米,玉米粒的行數一定是偶數行
    3. 知道蓬萊米跟在來米的差別,知道除了越光米、台梗九號以外的優質臺灣米品種
    4. 會分辨普洱茶、紅茶、烏龍茶、綠茶
    ......諸如此類

    好,如果你覺得這些東西很有趣的話再接著細看農藝系在做什麼XD

    我們系以前很喜歡喊的一句口號是我們要餵養全世界,尤其是幾年前能源危機、糧食危機喊得震天價響的時候。看過《星際效應》嗎? 要說農藝系在做什麼的話,我們不會是跳進蟲洞拯救世界的那個,但我們是日子再難過也要想辦法撐住大家肚皮的那群人。

    其實前面回文的學弟也大概提過了,這裡就簡單講,農藝學的東西和大多數生物相關科系一樣,只是我們研究的材料以糧食作物為主,我們探討的主題在怎麼更容易的種出更多、更好的收穫。

    所以我們要學土壤學、病蟲害認識,早年甚至還有農業氣象等等科目
    所以我們會從植物學延伸到作物學、作物生理、生產概論
    所以我們會從遺傳學延伸到植物育種方法

    同時,要證明研究結果就需要適當的試驗資料、乃至分析越來越頻繁使用的基因鑑定技術

    所以我們從統計學延伸到試驗設計、生物資訊等領域


    進農藝學的東西真的可以很多很雜,不是一句「種田怎麼不跟你阿公學」這麼簡單的XD

    像我自己碩班的時候就是要顧田裡花花綠綠四百多個稻種、開始抽穗後採樣做發芽實驗、之後基因體定序結果跑回來再自己跑程式分析(倒地

    但是看到各式各樣的稻穗,心裡還是滿開心的啦:

    也因為學的東西很廣,大家各有專精,各有出路。

    以留在臺灣又從事本行而言,最大宗的就是去當公務員,農業技術科可說是為我們而開;自己種田的也有,有學長就開了有機農場、也有前幾年畢業的學弟現在在種番茄,只是這條路沒有足夠的熱血/夢想,祖上無產的話也許不是那麼容易走。

    進入農業產銷體系、有機認證單位等等的也有,種苗企業的稍微少一點,比較有趣的像最近有學長姐團隊自己搞本土小麥啤酒,還滿好喝的XD

    非專注在農業但也跟所學相關的,有人去生技產業做化學分析相關的、有人從種苗法規走到科技法的研究、有人靠統計專長進到一般大公司做數據分析、有人走生態教育等等。

    想賺大錢的話還是要國外發展,有聽學長回來分享過,不少國家跟臺灣一樣一二十年來輕視農業研究,所以這方面的人才也滿搶手,進跨國種苗企業的話年薪百萬是基本另外一種則是國合會出去邦交國的技術團,到相對於臺灣較低度開發的國家輔助他們的農業發展,如果能承擔相對高的安全風險和與親友分離的孤獨感,也是一個選擇。

    撇開專業,當然也有不少系友是完全往其他方向走,但我想他們同樣在系上獲得過養分,像我們班一個同學現在是影像工作者,當年為送舊晚會拍攝的影片可說是開創先河!

    講了那麼多出路是想告訴你,農藝系是個能萌出各種新芽的沃土。

    也許不是最賺錢的、不是最偉大的、不是最深奧的,但是,看起來原PO弟弟大概跟當年的我一樣,填志願時懵懵懂懂的刪去不想要的,再從分數差不多又不排斥的科系填下去,那麼接下來,進到大學後的時間,你可以好好想想自己要什麼,去好好認識一門專業,同時探索自己的興趣、未來想做的事。

    當然我相信諸多非前幾志願的科系也是一樣的,他們有他們的專業、有其重要性,不是像前面另一篇文嘲諷的那麼好混由你玩四年。

    會跳出來說這些也是想讓板友們多認識農藝一點,臺灣是農業技術的輸出國,在這座海島上也許發展艱困,卻是不可斷的根。

    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