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42344《海錄校釋》介紹


(清) 謝清高口述 ,楊炳南筆錄 ,安京校釋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2  年

內容簡介
《海錄校釋》是對清謝清高口述,楊炳南筆錄之《海錄》進行標點,版本匯校、地名風俗考證之作。《海錄》口述者謝清高清初曾隨西洋商船遊歷世界各地,是清代最早放眼世界的人之一,而《海錄》也就成了較早將歐洲文明傳播到中國的書籍,對林則徐、魏源等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魏源的《海國圖志》徵引了《海錄》的大量內容。《海錄》成書後,有許多版本,各本都有細微區別,《校釋》以楊炳南、呂調陽、馮承鈞等多種注本為主,進行校訂,博採眾長,並對書中地名,風土人情作了詳細的考證,因而對歷史地理,中外交流史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介

      海錄》是鴉片戰爭前問世的一部影響非常大的介紹海外世界的著作。 

  謝清高,史料上未見記載,後人只是從藏於葡萄牙東波塔檔案館的幾件檔案資料才對他的生平略知一二。他一生坎坷,晚年淒慘,卻在國門即將被西方列強用武力強行打開之際,留下了一部傳世之作——《海錄》,成為當時國人(包括林則徐、魏源等名重一時的人物)認識外部世界的重要視窗。 

  謝清高是廣東嘉應(今梅州)人,大約生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于道光元年(1821年),年輕時有機會跟隨其他商人從事海外貿易,在海上遭遇風暴襲擊落海,幸被外國商船搭救,以後便隨外國商船遊歷海外各國。晚年他雙目失明,只得在澳門以開小鋪、做翻譯為生。他年幼時可能讀過書,這使他有一定的見識與能力記述海外見聞。《海錄》一書大約在1820年問世,由謝清高口述他在海外的所見所聞,其同鄉、舉人楊炳南筆錄而成。此書所記內容涉及亞洲、歐洲、非洲、美洲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地理、經濟、風土人情等許多方面的資料。 

  由於謝清高是隨外國商船漫遊世界的,所以所到之處,他感觸最深的往往是當地有別於中國的風土人情,因而《海錄》在這方面的資料相當豐富。如“宋卡國”(在今馬來半島東北部)條記其婚俗云:“娶妻無限多寡,將婚男必少割其勢,女必少割其陰。女年十一二即嫁,十三四便能生產。男多贅於女家,俗以生女為喜,以其可以贅婿養老也。若男贅於婦家,不獲同居矣,其資財則男女各半。”“明呀喇”(約當今孟加拉)條記其葬俗云:“有老死者,子孫親戚送至水旁,聚而哭之,各以手撫其屍,而反掌自舔之,以示親愛。遍則棄諸水,急趨而歸,以先至家者為吉。”“新當國”(在印尼加里曼丹島)條記其婚姻關係云:“其男子若出海貿易,必盡載資財而行。妻妾子女在家,止少留糧食而已。船回則使人告其家,必其妻妾親到船接引,然後回。否則以為妻妾棄之,即復張帆而去,終身不歸矣。” 

  “咭蘭丹國”(今馬來西亞吉蘭丹附近)條記當地斷案方式:“有爭訟者,不用呈狀,但取蠟燭一對,俯捧而進。王見燭則問何事。訟者陳訴,王則命景子(侍從)宣所訟者進質。王以片言決其曲直,無敢不遵者。或是非難辨,則令沒水。沒水者,令兩造(當事雙方)出外,見道路童子,各執一人至水旁,延番僧誦咒。以一竹竿令兩童各執一端,同沒水中。番僧在岸咒之,所執童先浮者則為曲,無敢複爭。童子父母見習慣,亦不以為異也。”“大西洋國”條記載有關懺悔事:“婦女有犯姦淫及他罪而欲改過者,則進廟請僧懺悔。僧坐於小龕中,旁開一窗,婦女跪于窗下,向僧耳語,訴其實情。僧為說法,謂之解罪。僧若以其事告人眾知之,則以僧為非,其罪絞。”“英吉利國”條記其舞會云:“有吉慶,延客飲燕,則令女人年輕而貌美者盛服跳舞,歌樂以和之,婉轉輕捷,謂之跳戲。富貴家女人無不幼而習之,以俗之所喜也。”“大西洋國”條詳細記錄了葡萄牙人的見面禮節:“凡軍民見王及官長,門外去帽,入門趨而進,手撫其足而嘬之,然後垂手屈身拖腿,向後退步,立而言,不跪……親戚男女相見,男則垂手屈身拖腿,女則兩手撮其裙,屈足數四然後坐。女相見則相向立,各撮其裙,屈足,左右團轉,然後坐。” 

  每到一地,謝清高都記錄當地物產,而且往往比較詳細。如“暹羅國”(泰國)“土產金、銀、鐵、錫、魚翅、海參、鰒魚、瑇瑁、白糖、落花生、檳榔、胡椒、油蔻、砂仁、木蘭、椰子、速香、沉香、降香、伽南香、象牙、犀角、孔雀、翡翠、象、熊、鹿、水鹿、山馬。” 謝清高記錄了當地的釀酒法:“欲釀酒者,則於(椰子)花莖長盡,花未及開時,用蕉葉裹其莖,勿令花開,再以繩密束之,砍莖末數寸,取瓦罐承之,其液滴於罐中,日出後則微酸,俱微有酒味,再釀之則成酒矣。”“大呂宋國”(西班牙)“土產金、銀、銅、鐵、哆囉絨、羽紗、嗶嘰、蒲萄酒、琉璃、番堿、鐘錶。凡中國所用番銀,俱呂宋所鑄,各國皆用之。” 

  謝清高對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也較為關注,如“英吉利國”條記倫敦自來水系統曰:“水極清甘,河有三橋,謂之三花橋。橋各為法輪,激水上行,以大錫管接注通流,藏于街巷道路之旁。人家用水俱無煩挑運,各以小銅管接於道旁錫管,藏於牆間。別用小法輪激之,使注於器。王則計戶口而收其水稅。”“咩喱幹國”(美國)條記其輪船曰:“其國出入多用火船,船內外多用輪軸,中置火盆,火盛沖輪,輪轉撥水,無煩人力,而船自行。” 

  謝清高早年可能讀過書,加上多年漫遊各國,可能還有些語言天賦,因此,《海錄》對各地語言也有所關注。如“新當國”(在印尼加里曼丹島)條記:“王自稱曰亞孤,國人自稱斷孤……子稱父曰伯伯,稱母曰妮,弟稱兄曰亞王,兄稱弟曰亞勒。謂婦人曰補藍攀,謂女子曰吧喇攀,謂夫曰瀝居,謂婦曰米你……飯謂之拏敘,酒謂之阿瀝,菜謂之灑油,米謂之勿辣,穀謂之把喱,豆謂之咖將。”“大西洋國”(葡萄牙)條記:“稱王曰喱,王太子曰黎番爹,王子曰咇林西彼,王女曰咇林梭使,相國為乾爹,將軍為嗎喇嘰乍。”由於謝清高為廣東嘉應州客家人,所以在記音時多用客家方音,這造成讀者難以準確還原成當時當地的讀音,從而給後人閱讀造成一定的困難。 

  謝清高雖是一介平民,並沒有銳利的政治眼光,但他對西方列強的強盛還是深有感觸的。“英吉利國”條說:“急功尚利,以海舶商賈為生涯。海中有利之區,咸欲爭之。貿易者遍海內,以明呀喇、曼噠啦薩、孟買為外府……養外國人為卒伍,故國雖小,而強兵十余萬,海外諸國多懼之。”另書中所列英吉利殖民地有:舊柔佛、新埠(在馬來西亞),茫咕嚕、舊港國(在印尼蘇門答臘島),明呀喇(孟加拉),曼達喇薩、孟買、蘇辣(今蘇拉特,以上三地在印度)等,還記載了葡萄牙、荷蘭等國的一些殖民地的簡要情況。可是清廷對這些情況知之甚少,仍然陶醉在“中央帝國”的夢幻中。 

  《海錄》一書對南洋各國及英國、葡萄牙、西班牙、美國等的記載較為詳細,說明謝清高可能在這些地方呆過較長時間,至於非洲、東歐、北歐等,謝清高或者根本沒有親身去過,或者雖然去過但待的時間太短,瞭解有限,所以記載也就相當簡略。同時,由於謝清高既不是朝廷重臣,也不是學者、思想家,所以《海錄》對西方國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界的情況的介紹較少,這是《海錄》一書的缺陷。但是,後人沒有理由因此貶低此書的價值,畢竟這是鴉片戰爭前問世的一部影響非常大的介紹海外世界的著作。可以說,謝清高雖然只是一個“小人物”,卻在不經意間成為清代最早放眼世界、介紹世界的重要人物之一,為清廷、為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海錄》一書問世後,很快被多次刊刻、輯錄、改寫、注釋。目前所知清代的版本除楊炳南本外,還有呂調陽本、謝雲龍本、《海國圖志》本(1842年)、《舟車所至》本(1843年)、《海山仙館叢書》本(1849年)、《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1897年)等,足見此書當年深受歡迎。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安京《海錄校釋》一書在對《海錄》進行標點的同時,對現存《海錄》諸版本之異同詳加對勘,對書中的地名、國名根據古代典籍及今人譯法詳加注釋,對書中所記風土人情加以必要的解說,並對前人不甚清楚的加以考證,對《海錄》原書中以訛傳訛的內容加以辯證,這些工作給研究者使用《海錄》帶來很大的便利。

seaman編輯整理)

 原載2005年42日,《中華讀書報》謝仲禮   文

目次

緒論
凡例

 萬山
 本底國
 暹羅國
 宋卡國
 太呢國
 咭蘭丹國
 丁咖
 邦項
 舊柔佛
 麻六呷
 沙喇我國
 新埠
 吉德國
 烏土國
 徹第缸
 明呀喇
 曼噠喇薩
 笨支裏
 呢咕叭當國
 西嶺
 打冷莽柯國
 亞英咖
 固貞
 隔瀝骨底國
 馬英
 打拉者
 嗎喇他國
 小西洋
 孟婆
 麻倫呢國
 盎嘰哩國
 孟買
 蘇辣
 淡項
 唧肚國
 柔佛國
 霤哩國
 錫哩國
 大亞齊國
 呢咕吧拉
 小亞齊國
 蘇蘇國
 叭當國
 呢是國
 茫咕嚕
 舊港國
 龍牙國
 噶喇叭
 萬丹國
  附:爪哇國考
 尖筆蘭山
 咕噠國
 吧薩國
 昆甸國
 萬喇國
 戴燕國
 卸敖國
 新當國
 馬神
 蔣哩悶
 三巴郎國
 庥黎國
 唵悶國
 唵門國
 地問
 茫咖薩
 細利窪
 文來國
 蘇祿國
  附:浡泥北麻逸國考
 小呂宋
 妙哩土
 大西洋國
 大呂宋國
 佛朗機國
 荷蘭國
 伊宣國
 盈蘭尼是國
 亞哩披華國
 淫跛輦國
 祋古國
 單鷹國
 雙鷹國
 埔魯寫國
 英吉利國
 綏亦咕國
 盈黎嗎祿咖國
 咩哩幹國
 亞咩哩隔國
 鬈毛烏鬼國
 東洋八島
 開於
 呂序本附日本島
  附:丁機宜國考
 呂序本附東南洋針路
 呂序本附北洋俄羅斯國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