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瀏覽模式

201309040010無名最後一PO!台鐵王虫車EMU800的初登場!

上次EMU800第一批量産先行車從基隆下船沒去拍,後悔到現在。不過人生嘛,誰叫我那天發神經要去搭老皮車。好吧,今天(2013.9.3.)這王虫車第一次上路運轉,於是排開原本的計畫,一定要成功!沒想到,還真的是大成功呢。

(繼續閱讀)

201308122353日本空自千歲航空祭- F15篇

連續兩週都在拍空軍基地開放與飛行表演實在是很累人,不過上週(2013.8.4.)是在日本北海道的千歲基地拍,日昨則是在台南拍。日本的飛行表 演真的是節目緊湊,目不暇給,臺灣的就.........,只能說還是有差,畢竟人家買得到很多臺灣買不到的東西啊~ 但是,有些細節與菜單的安排,就可以看出用心與否,光是F15的十二架大雁編隊,氣勢真的就太強了啦。台南的開場才五架IDF而已耶。

(繼續閱讀)

201308122352千歲基地開放的二戰舊跡踏查

上週(2013.8.4.)日本北海道新千歲空港旁的空自千歲基地開放,是一年一度航空盛事,我特別前往一訪,也順便調查拍攝了基地內的二戰舊跡,收穫不少咧。依照官網上的介紹,其沿革為:「大正15年に、小樽新聞社(現在の北海道新聞社)の社機である「北海1号」(三菱R22型)を是非近くで見たいとの千歳村民の強い希望により、飛行機を着 陸させるため、千歳村民の手により、この場所を開墾し飛行場を造成したのが始まりです。その後、昭和14年から海軍航空隊基地として使用され、昭和20年 終戦を迎え、米軍が進駐してきました。昭和29年以降から米軍が他基地へ移駐し、昭和35年には、基地施設の大部分が返還されたものの、昭和51年に全面 返還されるまで、米軍の管理下に置かれていました。昭和26年日本の民間航空機の運行が再開され、同年9月に北海道の空の玄関として千歳飛行場として運用 が始まりました。」

(繼續閱讀)

201308111116原台南海軍航空隊開放

為了慶祝814空軍節,今年2013.8.10.特別開放了空軍台南基地,並有成軍六十年的雷虎小組表演。空軍台南基地其實就是日本時代的海軍航空 隊在南台灣重要的根據地,二戰中鼎鼎有名的「台南海軍航空隊」發跡地正是在此(早期以地名命名航空隊時代的傳統,後來改為番號制)。台南海軍航空隊在太平 洋戰爭的初期可以說戰績輝煌,隊內也出了許多有名的擊墜王,例如最有名的坂井三郎便是其中之一。熟悉二戰史的朋友,一定都聽過台南海軍航空隊的名號。不過 這些值得在世界戰爭史中留名的「台南海軍航空隊」歷史遺跡,幾乎不可能在中華民國的「日據史觀」中被呈現(昨天空軍的簡介直接說,本聯隊於民國三十四年成 立於漢口,八拉八拉八拉....)。不過,因為台南海航基地的建設,始自一九三0年代後期,所以一些建築在戰後的時點,都仍是未滿十年的新建築,因此多能 繼續使用而留存至今。此次趁著基地開放,重點當然是去看看這些重要的戰爭史蹟了。

(繼續閱讀)

201305152154尋找「新舞台」!

最近一直有新聞傳出說,要原地保留十六歲的東區「新舞台」。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新舞台不是中信金長期獨家贊助的臺北市中型表演場地?中信這麼有錢,留著不行嗎?

(繼續閱讀)

201304292339大竹圍埤在這兒!

在臺北的埤圳歷史中,有一個很少被提到,大概只有被併入公共埤圳瑠公圳(之後變身為瑠公水利組合)時被寫一寫的埤,就是大竹圍埤。這個埤早於 1758年之前就已經存在,算是老皮,喔不,老埤了。它的位置在哪兒呢?很好找,就是如今新生北路高架橋那個驚人大彎的地方。大竹圍埤在明治43年(1910年)4月併入瑠公水利組合,緊接著19101914年度接續的五年間,與其他七個埤一起,以工程經費四萬五千六百圓投入整理工事,廢止這些埤塘,並將圳路重新整理。這個整理,讓大竹圍埤的低地變成排水路,在其西側另外築水圳北上。不過大竹圍埤的開口向東北之彎月狀,始終保持著特殊的形狀直到今天。

(繼續閱讀)

201304282323夜訪「公共」埤圳雙連埤

關於臺北盆地內農田水利的研究,一定都會研究到瑠公圳,而以瑠公圳為主軸的埤圳論述,也就成為最主流最基本的觀點。這也造成,在臺北講到水利灌溉設 施,好似就只有瑠公圳而已。事實上不然,臺北盆地內還有很多埤塘,還有重要的霧裡薛圳,但這些都在瑠公圳獨大的論述情況下被忽略了。為何如今大家只注意瑠 公圳,而忘記了其他的埤塘呢?因為,日本統治台灣初期,就把臺北這些埤圳只要跟公共利益有關的,都指定為「公共埤圳」,然後再收歸由政府掌控的公共埤圳瑠 公圳(之後變身成「瑠公水利組合」)加以管理,以維公眾利益。套句今天的話說,這些被收歸的埤圳,併入以瑠公為名的水利組合後,因為它是存續組織,因此後 續不管歷史,或者各種論述,也都以瑠公的體系來看。事實上,這樣的看法與觀點,對於那些被合併的埤圳並不公平。這種觀點,就像說西北被達美給併吞,西北的 歷史就被容納進達美,但幾十年後,還會很在乎西北的歷史嗎?同樣情形,CNW被UP給併吞,CNW的歷史,變成只是UP的一小部份,當然就不會被重視了。

(繼續閱讀)

201304282322台北高校自由之鐘揭幕!

今天(2013.4.23.)可以說是身為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後身的台師大,第一次比較正式的向我們那些值得尊敬的台高前輩致敬的日子。依照校 史館的記載,大正十一年(1922年)時,「台灣總督府高等學校規則」等相關法令陸續公布,在該年的四月二十三日,「台灣總督府高等學校」創校典禮及尋常 科第一回入學典禮在校舍暫借的情況下,於台北一中正式舉行,並於二十五日開始授課。因此,四月二十三日,可以看成是台北高校誕生的日子,這也是今天師大會 舉行這個象徵台高自由校風的自由之鐘揭幕典禮的原因。

(繼續閱讀)

201304282322台大小椰林大道不是瑠公圳啦!

在之前一些文章我講過,很多關於臺北的水圳歷史都張冠李戴,一堆人以為新生北路下面的就是瑠公圳,要不就說新生南路下面的是瑠公圳(雖然有這麼一小段確實 是),到最後變成臺北市內曾有的「水路」都變成瑠公圳了。這幾年,臺北市到處都在推水圳文化,這本來很好,但是一堆復育計劃都是歷史亂七八糟,灌排不分, 水路亂連。反正,連排水的大排都可以變成瑠公圳了,甚至連什麼台大校園內的小椰林道旁邊也是瑠公圳,最好醉月湖還是什麼埤塘咧。好似臺北市什麼水路都是瑠 公圳,昏。事實上,瑠公圳確實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水路都是瑠公圳,排水路就是排水路,而那些號稱以瑠公為名的公園,也不一定就是瑠公圳的遺址。主要原 因,是因為日本時代曾把臺北市的公共埤圳收歸瑠公水利組合,所以他們有的地,捐出來的地,冠上「瑠公」之名的,可不一定就是清代的瑠公圳啊!(下圖由中研院GIS中心提供)

(繼續閱讀)

201304282321尋找雙連陂!

臺北捷運有個雙連站,以前台鐵淡水線也有個雙連車站。這個雙連地名怎麼來的呢?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令人懷念的台鐵雙連站吧!

(繼續閱讀)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最後頁 
友站
日本鐵道友
氣候即時監測
地景調查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