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82135城鄉雜記---323.新豐 孔聖亭

新豐 孔聖亭 - 旅遊.建築(二)

一次前往 新豐 姜厝的 朴樹群後,回程時走117縣道,無意間發現這座「孔聖惜字亭」。知道這座 敬字亭後,車子經過這一地區,時間許可時便繞過來看看,5~6年來附近景觀改變不大,目前 敬聖亭上頭葫蘆有裂痕,所以照片選舊的。

湖口、新豐 - 地圖
地圖複製自中研院台灣百年地圖---臺灣地區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經建版』第三版,地圖中每一方格邊線代表實際距離1公里。

此地方位沒有明顯地標,所以我地圖採較大範圍,將與 敬字亭相關地名都囊括。上面地圖是 湖口、新豐兩鄉鎮部分地區,北(上)側小部分是 新屋地界,西南(左下)角面積是 竹北。湖口、新豐兩鄉都因交通動線重心位移,光緒19年(1893年) 基隆到 新竹的鐵路通車,大湖口站周邊發展成市集,就是上圖的 老湖口;昭和4年(1929年)鐵路因諸多原因路線北移至 北勢,湖口車站取代了 老湖口,成為今日 湖口的重心。新豐呢?此地在 大正9年(1920年)改制時是 新竹郡下的 紅毛庄,新庄子和 鳳山崎都成了『庄』下的大字,縱貫鐵路、台1省道一起通過的 鳳山崎成為 新豐,鄉公所設在 新莊子,紅毛港成為海邊的小聚落。

新豐 孔聖亭 - 旅遊.建築(二)

這座敬字亭的全名是「孔聖惜字亭」,117縣道入口處立著五個大字,當初就是看到這明顯的標誌,才知這裡有一座敬聖亭。如果說 新竹 關帝廟的 金爐不算是敬字亭,那 新豐的這座是我所知 新竹縣市唯一留存的一座 敬字亭。新竹 關帝廟的大型金爐,數個開口中其中一個寫「聖蹟」,不論從哪個口都金紙或字紙,都是一起燒。新竹 關帝廟是 武廟的延續,部落格「新竹古城」內文:『城隍廟兩側及以南 竹塹舊城範圍多為官方廳舍。......』,文廟在 日治時期遭挪他用,民國46年(1957年)拆卸舊料移至 新竹公園再建「新竹孔廟」。是不是原文廟的 敬字亭沒一起遷移,在 關帝廟改建時,將 金爐、敬字亭合併?以上推測與事實差異應不遠吧。

新豐 孔聖亭 - 旅遊.建築(二)

回歸主題,這座 孔聖惜字亭是 光緒3年(1877年)由 大湖口(老湖口) 番子湖的 傅作霖發起,其子 傅萬鐘與 何騰鳳邀21姓連庄以 傅家洋樓為私塾,創「扶雲社(孔聖會)」,這座敬字亭即 扶雲社所屬。民國68年(1979年)因 湖口工業區開發土地徵收,將僅存的 敬字亭移至 新豐 後湖現址重建,於 民國73年(1984年)完成。主體基座、石板及 扶雲社捐提芳名錄石碑都為原建物,可惜施工時牆面貼上磁磚,古樸消失。

新豐 孔聖亭 - 旅遊.建築(二)

三塊石碑中間及右邊是 光緒3年(1877年)「扶雲社」、「連庄建造聖亭」捐提芳名錄,左邊為 民國74年(1985年) 敬字亭落成「扶雲社神明會」會員名錄。這就是傳承,讓我想起在 宜蘭 二結王公廟,志工 林老先生指著芳名錄一一介紹,金額不在多寡,是心意,讓後世子弟尋找自己的傳承。

敬字亭地圖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回應
    沒有新回應!
優質大賞
關鍵字
累積 | 今日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