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刊社地圖工作室,是臺灣專業的地圖出版與研究機構,負責人為黃清琦。謝謝大家支持臺灣地圖的發展。
聯絡方式 qq.huang@gmail.com
國圖《臺灣學通訊》向我邀稿寫「山岳地圖與三角點」,由戴寶村老師出面,小子欣然應之。但有點可惜它的文字限2,500字,我的初稿超過5千字,刪了一半才符合它的設定,題目也因內容限縮,改為「山岳地圖與三角點—兼論玉山測繪」。
(繼續閱讀)
俄烏戰爭即將滿週年,未來情形還未明朗,烏軍和西方仍須加油。4張地圖說明蘇聯瓦解迄今,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範圍的官方立場。
日前看到劍橋中國史V5宋代卷,發現這個系列的地圖也墮落了。不只是創意變少,遼、金、蒙古的北界居然和現在PRC、外蒙國界一致,大理國國界也和PRC、緬甸國界一致,實不合理。
戰後臺灣的軍眷村,聚集的可能編組行政上的村里,就視為「眷村行政村(里)」吧。在軍、民分界很明確的地方,比如左營,眷村行政村(里)的邊界是很清晰的,但其他地方就未必,眷村可能是散在一個以臺灣人為主體的行政村裡,邊界甚至位置也就很模糊了。以桃園蘆竹的「大華村」為例,它是1970年把當時蘆竹鄉大竹村(後來分割為宏竹村)的9個眷村(建國二村、建國四村、建國五村、建國六村、建國十二村、建國十六村、建國九村、凌雲一村、慈恩一村)組成「大華村」,直到2014年廢除,併入宏竹里。我們看2007年民間版(戶外生活)的地圖上,還可以看到這些眷村位於宏竹村的中心,圖上也有做出大華村的邊界,呈長條不規則型。
我是PTT老人,1997年5月就註冊了,隨後當了班版和校版版主,2004年起,學弟zenxy邀我當地理版版主,迄今居然已經17年了。
今天起(2021.8.1)和春技術學院也關閉了,臺灣已倒閉的大學和學院,已經來到9所。整理資料和做成分布圖如下:
南投縣今天(2021.7.31)宣布,仁愛鄉合作村正名「德鹿谷」村。就來整理一下自1989年以來,臺灣鄉鎮級及村里級原住民地名正名,至於部落正名另有原民會核定部落名稱,再說。
多年整理的雖然詳細,但不是按課程標準(相當於課綱)來排,就重整一次。
整理了老家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越南、泰國、法國的課本。
之前整理收藏的課本已經是11年前了,這之間又補了一些,回老家再整理一次。本篇是戰後臺灣教科書的部分,以國編版為主,約2000年以後的民間版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