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這台車回家之後,
算算我騎的里程大約也才150公里不到
蜿蜒的山路、壅塞的市區、無車的大直線,恰巧都碰過
所以概略說個心得
首先簡介VFR的歷史
早年在世界摩托車冠軍錦標賽(WSBK,World Super Bike)
現在常見到的Moto GP為世界摩托車冠軍大獎賽,
GP在FIA賽制裡的限制只有排氣量,跟重量下限,沒有產量限制
而WSBK最大的差異就是他有產量限制,如同早期WRC一樣有車輛生產量數限制
參加WSBK的車輛必須有一定數目的市售車,或者也可以這樣說
參加WSBK的車輛必須是市售車種,
同時有汽缸及排氣量的限制,4缸車限定在750cc以下,雙缸則可以到達1000cc
所以早期見到日系大廠的車會有一個特別的級數,750cc
VFR就是為了參加WSBK而生的車輛,在當年可是風靡一時
VFR是市售版本的型號,RVF(RC45)則是以參賽而市售的型號
也就是說,RVF是工廠賽車的市售版
今年度的VFR已是VFR車系第四代車種
車重從最早211公斤增肥至215(ABS:218)公斤
整體造型也由仿賽車逐漸轉型為旅跑車
降低前後座的落差、加大的油箱、加高的把手及風擋
引擎也從RC45E轉變為RC46E,但同樣是V型4汽缸
最新一代VFR的主要改變為排氣管由傳統的側出改成尾排
更高的風擋,改良的大燈及整流罩,
整體還是維持一貫的單搖臂作風、VTEC及PGM-FI
在儀表方面
大大置中的指針式轉速表易於判讀,
左右兩側的多功能LCD可以顯示時速、里程、水溫、室溫還有時間
在騎乘過程中對於車輛資訊的判讀尚稱容易,
不至於要多花時間確認資訊。
動力方面,新款VFR的數據如下(歐規全馬力輸出款)
馬力:111ps@10500rpm、扭力8.16kg-m@8750rpm
算是漂亮的數據
不國由於我是第一次騎乘超過100匹馬力的車
大馬力的加速實在是令人興奮
由於訓車時期轉速盡量維持在6000轉以下,所以我只有兩三次用到七千轉以上
而七千轉以下VTEC未做動時,轉速爬升其實有點遲鈍
雖然動力夠大,但是還是能明顯感覺出來轉速爬升的遲鈍
在霧社往清境的路上,面對一些需要超車的情況
確實有點讓人難堪,因為加速還是不太夠力
但是VTEC開啟之後整體感覺完全不同
轉速的爬升相當迅速,排氣聲浪也變的強烈而高亢
動力的輸出也有提升
整台車的油門變的相當靈巧,可以說是兩極化的不同
最後說到這台車的騎姿
當初看到這台車的宣傳
給我的感覺就是台旅行車,高高的手把,兩側原廠的側箱,寬大的椅墊
沒想到上車之後才發現把手開關跟離合器、煞車拉桿的位置出奇的不好用
以休旅車上身略微挺直,手臂略微打直的狀態,
這些開關、拉桿都相當難就手,龍頭也不太好操控
可是當我稍稍弓起身
略帶戰鬥的姿勢騎乘,沒想到這開關等等的居然相當的就手
高大的風擋讓上半身足以埋在其中,不受風壓折騰
事實上,這台車在北美的官網定位上
並不是touring/sport touring(旅行車/旅跑車)
而是在sport(跑車)的定位
與CBR系列列在同一個欄位裡
看來,HONDA還是沒有把VFR的魅力掩埋
他始終留著工廠賽車的血統
V4 V-force
這可謂是一代名車,也是我騎乘過相當滿意的車種。
不過,VFR一直以來的高水溫,烤蛋蛋問題,我想,還是沒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