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上Dura-Ace卡踏PD-7810之後騎乘了約200公里
早些使用LOOK Keo easy時,因為是第一個公路車卡踏,
並沒有辦法分辨「紮實度」、「順暢度」、「上卡緊實度」以及踩踏面積的影響
換上了島野一級踏板才有了比較
也許拿最入門等級卡踏跟最高等級比較,不是那麼的公平
所以我僅就我自己認定與等級差異最小的方面來比較
首先就是踩踏的感受。
第一步卡上DA踏板時,入卡所需要的力道可以說是大了非常多,一開始還十分不習慣
但是這種不習慣騎乘約數公里,停等幾個紅綠燈後就慢慢的消除了
SPD-SL的入卡就我個人認為是比Keo系統來的容易,尤其是要「插入」的動作
我自以為是SPD-SL的踏板尖端較寬所致,同時卡子突出的部位離鞋底板也稍寬
這讓我上卡的感受好很多,比起使用Keo很容易沒對到頭而滑掉來說是很大的差別
再者,甫出門莫約一公里是個要越堤的上坡,這時候抽車的感受讓我最為震驚
就是「紮實感」,
早些接觸公路車的時間裡,往往不能體會其他人所說的踏板對於踩踏紮實感受的影響
除了我只用過一個踏板外,畢竟公路車系統跟登山車差很多,Keo easy的感受已經比Eggbeater好太多了
踩PD-7810上坡抽車才體會到原來踏板很硬,每一下下踩都很紮實的感受到我踩在踏板上
車子的回饋也很紮實的回傳到我的腳上,這時候才能說,
Keo easy的確是軟軟散散的感覺
加大的踩踏面積,造成的差異就是腳掌外側,小姆指位置的差別
踩在PD-7810上確實有種「阿~我的腳掌外側也踩在踏板上」這樣子的心得
關於滑順度,我只能說,用手轉大齒盤的時候,很明顯三培林比起單培林的差距肉眼就看的出來
踏板垂頭與曲柄的角度關係,PD-7810是十分的滑順與線性,至於Keo easy,則是踏板會慢半拍的感受
不過SPD-SL也不是那麼的理想,卡子鎖固的位置也許是螺絲較大的關係,
使得我把卡子鎖到最內側了,還是比Keo的卡子偏外些,大約往外移了1-2mm
這小小的2mm差異讓我在踩踏的時候,姆指球離曲柄相當近,抽車時因為腳掌會扭動
有時姆指球會輕觸曲柄,雖然說不是很嚴重的干涉,但是還是會有些不舒適
再者,卡踏整體紮實度提升,不銹鋼的本體卻突顯出我卡鞋的不足
NIKE這雙手臂強壯先生紀念版本卡鞋的後跟已經稍微脫膠,抽車的時候可以發現後腳跟有鬆開的感覺
沒想到卡鞋這麼不耐穿,我也才買半年,里程也才800公里出頭阿
(雖然有次走路回家走了兩三公里有吧,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