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61457【宜蘭。頭城】頭城老街~魅力古城,古蹟排排站
頭城老街位在和平街,古名為「頭圍街」,昔日稱為「開蘭第一街」。
依靠通往烏石港的港道發展起來,曾是集貨中心及商鎮,因1924年洪水影響而沒落。
老街範圍從「南門福德祠」到「北門福德祠」約600公尺,少了攤販與喧囂,是條靜謐的街道。
如今頭城老街上,保存許多歷史建物及遺址,足以見證昔日繁華歲月的痕跡。
漫步在頭城老街,感受當年「開蘭第一城」的歷史韻味~
(頭城,開蘭第一城;和平街,開蘭第一街)
▲頭城老街地圖。
可將「北門福德祠」或「南門福德祠」做為起點及終點,就不會迷路及遺漏沿途景點。
老街不長慢慢走看約1.5小時,附近有市場且離火車站也近,大範圍逛起來可規劃半天行程。
▲往北門福德祠。
和平街古稱「頭圍街」,頭城最早發展的街道、清朝最繁華的中心。
在地人尋常的街道,對外地人而言卻是魅力無窮的寶街。
探索老街的起點,我從「北門福德祠」開始,
雖然老街路段不長,卻足以邊走邊感受當年貴為「開蘭第一城」的街史風貌。
不見熙熙攘攘的遊客,適合隨心所欲、漫步遊逛。
▲十三行康家古宅 (縣定古蹟)。
<十三行>
在清代這長排平房是建在河道碼頭旁,相傳是盧家的船頭行及倉庫。
十三行建於嘉慶年間,為清代對行郊(商舖倉儲)的簡稱,當時為十三連棟街屋建築,目前僅存兩戶。
街屋格局為「前店屋、後合院」,騎樓廊道為不對外開放的內部走廊,有防盜作用。
主要建材以中國大陸各地回航船隻的「壓艙石」為屋基,架構為硬山擱檁式,
屋頂多為傳統的紅瓦頂,木造屋身,牆身為土角承重牆(牆厚達60公分),具良好的隔熱性及結構強度。
<康家古宅>
康灩泉先生曾有「蘭陽第一筆」的美稱,在日治時期向盧纘祥購買兩間位於十三行街屋的倉庫。
舉家搬遷、世代定居於此,曾於八二三砲戰募款六十餘萬元勞軍,有「愛國書家」之稱。
▲頹圮老屋。
▲某工作室的畫牆。
▲北門福德祠(縣定古蹟)。
老街南北兩端各有一間福德祠,面前街心、背對街口,名副其實「街頭街尾土地公」。
早期老街商業繁茂,當地居民相信兩廟皆面向和平街,此座向能鎮守財氣、留住錢財。
北門福德祠據說是吳沙開蘭而建的第一座福德祠,所以特別在屋簷「墀頭」立一對石獅。
▲栩栩如生的彩繪牆,彷彿走進舊日時光。
▲剉冰彩繪牆。
▲打陀螺,玩竹蜻蜓。
▲正在下棋的人物雕像,對面有個空位,可以坐下與他對弈,成為有趣的互動。
▲好生動的人物雕像,會誤以為是街頭藝人在擺POSE。
▲盧纘祥故居(縣定古蹟)。
盧纘祥為宜蘭縣第一任民選縣長,故居為和洋混合式建築,日式屋頂上有西式老虎窗及切角裝飾。
因建築華麗,在宜蘭當地有「有盧家富,無盧家厝,有盧家厝,無盧家富」的俗諺。
目前為私人住宅未開放參觀,只能一牆之隔遙遙相望,無法探究這棟特色建築。
▲盧宅前的頭圍港遺址,見證往昔烏日港貿易盛況。
這片大池塘看起來一般般,可別小看囉!
烏石港為南北狹長的北向河道,西側碼頭區為頭圍街,遺址位在十三行的南端,原屬烏石港河道一部份。
1883年烏石港河口因沈船而完全堵塞,改由頭圍港為港口,頭圍街仍屬北台灣的重要港埠。
1924年山洪爆發,將頭圍港完全埋沒,頭圍街也隨之沒落,河道則演變成今日的台2線省道。
據相關調查研究推論,此池塘曾為頭圍港的內港,盧纘祥先生在1928年改建盧宅時,
將此遺跡闢為「舟遊式」庭園,供大家休閒遊憩。
▲巷弄彩繪成河道。
▲這棟曾是「含笑食堂」拍攝場地。
紅磚屋矮房、老窗花等等,很有老屋齡的年代感。
▲老鐵窗。
有看出它的特色嗎?...中間有兩道立體杆的變化,也是鐵窗花紋特色。
▲受到牆旁的彩繪吸引,默默走進這條巷子。
▲左圖,蘭陽平原及龜山島。右圖:某處的百合。
▲文學巷。
巷子不長但很文青,老舊書架上陳列許多書籍~嘿嘿,是擺設,無法拿起閱讀。
文學巷以盧纘祥、李榮春及康灩泉等,頭城文學名家作品為主。
▲鋼雕鏤刻的經典詩句。
在文學巷抬頭望,透著光線的字句更加明亮,念著念著猶如浸沁在書香氛圍裡。
▲「新長興樹記」及「老紅長興」(縣定古蹟)。
「老紅長興」與「新長興樹記」是同一家族,為同時期興建的街屋,屬昭和時期的建築風格。
臨街騎樓的西洋式橫條山牆,建材為鋼筋混凝土及洗石子,騎樓支撐柱則以洗石子搭配紅磚。
兩家在當年是頭城最大的南北批發零售店,老房子的存在見證這條街昔日的繁華。
▲大門的店號門聯是採用特殊的「鑲崁法」刻製,木門上方小閣樓。
▲磁磚拼貼裝飾,有年代的老屋常見,現在的屋子幾乎少用了。
▲看著老屋,彷彿老街的熱鬧不曾離開過,仍舊在他們空間裡流轉著。
▲慶元宮(縣定古蹟),頭城最古的媽祖廟。
老街裡存有三間老廟-兩間土地公,一間慶元宮。
慶元宮興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據傳命名為「慶元」宮,即「嘉慶元年」之意。
▲慶元宮大門一對石獅,石獅背上還有一對小石獅。
▲藝術巷。
牆面上是藝術家楊乾鐘先生的畫作,上方為彩色玻璃,
走進繽紛的巷子,彷彿在七彩霓紅燈裡,轉呀轉不停。
▲平凡的巷弄妝點一下,也能是光彩藝術巷。
▲陳春記商號(前),源合成商號(後)。
時光是否暫停了,這排紅磚屋好似將時光轉換至民風淳樸的老台灣。
這兩棟商號最具代表性,建於1920年(約日大正時期),故以「源合成街屋」稱之。
陳春記商號為紅磚老屋,早年是經營雜貨生意。
源合成商號較洋式風格,當時的米商,也經營小賣的文市商貨交易(似日用雜貨中盤商)。
▲源合成商號。
源合成商號保存較完整,且深具特色及故事的老街屋。
源合成商號為三連拱的磚牆立面,搭配豐富的雕飾、以洗石子仿效石材效果,建築外觀顯得更氣派。
▲圓拱式亭仔腳。
圓拱與光影交錯,一道又一道明暗交際,像是時光隧道凍結在那年代。
▲源合成商號採用圓柱。
▲陳春記商號採用方柱。
紅磚砌屋像是在欣賞一棟藝術品,排列、堆疊、深淺牆立面等等,讚許老師傅技術工法。
歲月的痕跡停留在斑駁牆面上,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刻畫著。
▲漫步屋簷下,遙想當年商行的繁華。
走廊採磚砌圓拱與圓柱,柱腳以傳統閩南式蓮花座柱石礩作為收頭。
綿延的圓拱長廊是老屋的特色之一。
▲南門福德祠(縣定古蹟)。
建於1863年(清同治2年),與北門福德祠同時完工,分別坐落於和平街的南北端。
除了有界定和平街地理空間之意,也因早期和平街商業繁盛,民眾希望藉由福德祠鎮守財氣。
南街在宗教祭祀上較為著重,因此南門福德祠有飛簷式屋脊、黃色琉璃瓦與雙龍搶珠的華麗裝飾。
▲土地公扭蛋機,財神龜。
Q版的土地公為扭蛋機,可扭出御守、公仔、鑰匙圈等各式平安小物。
財神龜,摸摸全身招來財運及保平安。
摸摸財神龜:
摸龜頭「子孫會出頭」,摸龜身「家和萬事興」,摸龜尾「大家存傢伙」,
摸龜嘴「平安大富貴」,摸龜殼「賺錢穩噹噹」,摸龜腳「米甕呷袂乾」。
<撰心得>
寫完這篇猶如給自己上了一堂歷史課,
想不到約600公尺的老街,它的故事卻超過600公尺的長度。
老街雖短,古蹟就像便利商店走幾步就一個,是耐人尋味的一條街。
如今老街靜悄悄,彷彿當時的熱鬧繁華只是曇花一現。
===========================
<頭城老街>
地址:宜蘭縣頭城鎮和平街
交通路線:坐火車在頭城站下車,步行約五分鐘即可到。
===========================
順遊景點:【宜蘭。頭城】頭城門市~遊艇星巴克
遊老街:【台中市】忠信市場,美術館,綠園道,南屯老街
【新北市】拱北殿賞楓,新山夢湖,石碇老街
【雲林】西螺 延平老街
【雲林】 斗六 太平老街,人文運動公園
【新北市】瑞芳 瑞芳老街
【苗栗】獅潭 獅潭老街(新店老街)
【台南。南區】喜樹老街~喜事集聚落巷弄
【竹縣。關西】石店尾老街,時光長廊壁畫
【苗栗。南庄】十三間老街,南庄老街
【台中。大里】大里老街~尋找點滴的文化記憶
【桃園。楊梅】藝旅行~富岡老街,富岡火車站
【新北。烏來】烏來老街
【新竹。橫山】內灣老街,內灣國小,內灣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