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71321【台東】蘭嶼 環島公路沿途景觀,特色岩石
紅頭村到野銀村,自覺得是環島公路最美的一段。
不知是不是這裡的人為活動較少,也沒有特色店在岸邊開發,回歸了海景岩邊自然美。
▲曬飛魚。
飛魚季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漁獵活動季節。
蘭嶼人將飛魚視同銀盔瑪瑙一樣珍貴,從捕撈到烹煮有一定的儀式及生活禁忌。
招魚祭:在祈求豐魚祭後隔天(約二月中)舉行,意在召請飛魚,祈求漁穫豐碩。
飛魚收藏季:在六七月舉行,飛魚汛期結束,曬乾儲存以備冬季食用。
飛魚終食季:約中秋節後,將儲存的飛魚乾吃完或分送親友,將有源源不絕飛魚可食。
▲候車亭,外牆彩繪。
▲貯存場旁的環島公路。
▲彩繪畫盡蘭嶼特色。
▲環島公路。
蘭嶼的環島公路是鋪水泥,並不是柏油路,有些路面很顛簸,騎車時最好放慢速度。
▲小蘭嶼。像是狗頭獅身伏在海面上。
小蘭嶼位在蘭嶼東南方,當地人稱為神秘島,是達悟族非常重要的漁場。
目前禁止女性登陸小蘭嶼,被列為嚴重禁忌。傳說若不顧禁忌登陸,將招來狂風暴雨氣候變天。
因蘭嶼與小蘭嶼之間海流湍急,來去之間有固定路線,傳統飛魚祭期間禁止到小蘭嶼。
▲龍門港(蘭嶼跳海勝地)。
龍門港是台電核廢料專用碼頭。也是達悟族耆老眼中,惡魔入侵的大門。
水底下的生物不知人類世界的紛擾,自我發展出適者生存的生活體系。
海岸線水質清澈碧綠,是許多人心目中最美的路段首選。
▲與龍門港相遙望的小蘭嶼。蘭嶼有許多裙礁地形。
▲像是被劈開的岩石。(上方為龍頭岩)
▲龍頭岩。
龍頭岩為隆起的珊瑚礁,外形酷似龍頭(龍的口角鬚俱全)。
當地人稱之為ji-mazicing,意為岩石鋒利不規則形,坑坑洞洞的岩壁。
▲海岸。
▲公義亭。
▲觀海雅座。
▲象鼻岩。
象鼻岩為火山噴出的岩頸地貌。
柱狀的玄武岩在遇冷收縮後,一節節的整齊排列猶如大象長鼻子上的粗厚皺紋。
遠觀像是一隻大象在海岸邊用長長的鼻子在吸水,非常可愛。
▲像是芙蓉。
▲滿開岩邊。
▲地質景觀。
▲鋼盔岩。
傳說是巨人舉放之石,另一說法是螞蟻抬不動所咬的石頭。
形狀像是軍人的鋼盔,缺口處就是帽沿,十分特別。
蔚藍的天空下,昂首的鋼盔岩恰似盡忠職守的衛兵。
▲雙翼的雲彩。
<我的相簿:http://photo.xuite.net/helenchi/19902249*1>
========================================
順道遊景點:【台東】蘭嶼 六個部落
【台東】蘭嶼 中橫公路,氣象站
【台東】蘭嶼 椰油國小,特色岩石景觀及海岸
【台東】蘭嶼 雯雯特色商店、旅人Rover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