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61634【台東縣】綠島新生訓導處,技能訓練所

 綠島另一邊的哀傷角落~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感訓監獄,新生訓導處).

 1950年初期,政治犯部份送往新店安坑軍人監獄軍法處外,綠島新生訓導處成為最大的勞動集中營.

 從基隆搭船經過2天1夜,被送到綠島「新生訓導處」,開始長達15年勞動、思想改造的集中營生活.

 新生訓導處時期稱他們為「新生」,在15年期間,新生對綠島的貢獻良多,也幫忙提升教育水準.

 新生會利用逢年過節沿街表演,並舉辦藝文或晚會等康樂活動;義務給當地學童補習或課業輔導;

 新生中有醫生專長可協助衛生醫療,有農業專長可協助綠島的農牧發展,且協助環島公路的興建等.

 

 ▲綠島導覽圖.

 

 ▲象鼻岩/鬼門關.

 象鼻岩是因為有一個很像大象鼻子的拱形蝕洞外廓.

 在象鼻岩旁有一顆大巨石對峙,形成如門關卡,在1950年代,那道門僅容牛車通行.

 過了象鼻岩就進入新生訓導處的管制範圍,對政治受難者來說猶如「鬼門關」.

 一旦通過這個隘口,象徵生死交關的窄路,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來.

 

 ▲標語.

 

 ▲咕咾石築成小長城(萬里長城).

 當時新生們在海邊打石所砌的圍牆,他們稱為萬里長城.總長約1300公尺.

 如今只留下一段約60公尺,其餘已在70年代拆除,改建成鋼筋混泥土圍牆.

 當時新生們笑稱自己是世界上最笨的人,因自己去海邊打咾咕石再把自己關起來.

 

 ▲圍牆標語.

 圍牆上漆著巨大的反共標語,反映當時兩岸國共對抗嚴峻的態勢,以及威權統治的意識型態.

 

 ▲新生訓導處大門.

 

 ▲中山堂.

 

 ▲斑駁建築.

 

 ▲新生訓導處全區模型展示館.

 「綠島新生訓導處展示館」位在綠洲山莊旁,舊名為「莊敬營區」.

 

 ▲新生被送往綠島.

 

 ▲他們是誰?

 被送來的神秘囚犯,他們的身份及來此原因,一直到解禁為上,都是不能說的秘密.

 

 

 ▲新生訓導處的位置分佈.

 館內展示許多當時的生活,愈看心情愈沈悶,不如到戶外參觀實物,轉移沈悶.

 

 ▲克難房.

 克難房四周由咕咾石砌成牆面,屋頂用樹枝為樑作支架,鋪上茅草遮陽避雨.

 主要用途為儲存糧食倉庫、農具、廚具存放及養豬養雞的豬舍、雞舍.

 以前大大小小的克難房約有100多棟,如今完整留下的不多.

 

 

 ▲”完”字碉堡.

 

 

 ▲當時中隊建築,現為展示區.

 

 ▲模擬採咕咾石.

 

 ▲監視碉堡.

 

 

 

 ▲福利社遺址.

 福利社遺址多為咕咾石堆砌的房舍.入口兩側為「嘉賓雲集」及「高朋滿座」.

 當年除販賣日常用品外,還有洗衣部和照相部等,以助生活之便利.

 

 ▲新生之家.

 

 ▲革命之門.

 新生訓導處前方的兩座大門「新生之家」與「革命之家」,名稱也是宣傳用.

 由「新生之家」進去,代表思想開始改正;「革命之家」出來,代表重獲新生.

 

 ▲進德山莊(綠島技能訓練所).

 綠島原有司法、軍事及管訓隊三座監獄.解嚴後軍法司法分治.

 進德山莊前身為警備總部感訓第三總隊,裁撤後改為綠島技能訓練所.

 主要是收容給予強制工作的累犯施行職能訓練.

 (目前還在整修中,不開放參觀.)

 

 ▲辦公建築.

 

 ▲四維峰下.

 在1950年代新生訓導處第二大隊後面山頂上,有「禮義廉恥」大字,而取名為「四維峰」.

 在四維峰下有塊大巨石,取名為「四維峰下」,這裡是眺望大海的地方,望向家的方向.

 

 ▲圍牆碉堡.

 

 ▲遠看將軍岩,三峰岩.

 從將軍岩到所望之處,皆是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範圍(綠洲山莊,莊敬營區,進德山莊).

 以前將綠島稱為火燒島或惡魔島,都是監獄的代名詞.

 除了綠島監獄(崇德山莊),有真正的大哥在進修外,人權文化園區皆改為開放參觀型態.

 拋開綠島關大哥的想法,綠島是個很美的島嶼,尤其是海,可以讓我發呆很久很久.......

 <我的相簿:http://photo.xuite.net/helenchi/19637755

==============================================

相關點【新北市】新店區: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順道遊【台東縣】綠島燈塔,烏油窟,柴口浮潛區,綠島監獄,梅花鹿生態園區
    【台東縣】綠島感訓監獄(綠洲山莊)

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
回應
歡迎與 A-Chi 聯絡
chi0237kimo@yahoo.com.tw
2021金選人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