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92257【台東市】利吉惡地,卑南大圳水利公園
卑南溪兩旁有著名的景點:利吉惡地,小黃山及卑南大圳水利公園.
利吉惡地步道不長,但可近距離觀察地質形態;卑南大圳水利公園可近距離觀察生態景觀.
▲卑南大溪(卑南溪).
卑南大溪是台東第一大溪,全長約有84.35公里,是灌溉台東平原的主要河川.
日本領台時興築「卑南大圳」,引卑南溪溪水,是台東最大的水利工程.
卑南溪最著名的景觀是山里至岩灣河段,地質景觀獨特,約有四公里的尖壁地形,被稱為台東赤壁或小黃山.
<利吉惡地(利吉月世界)>
▲利吉惡地的小步道.
有設置涼亭、木棧道及解說牌示.沿著木棧道走進利吉惡地,像走進天然的地質廊道.
利吉惡地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隱沒碰撞時所生成的無層理泥岩,同時夾雜許多外來岩塊.
泥岩孔隙小,透氣性及滲水性差,植被難以覆蓋,雨水流經表面而形成雨蝕溝,而成為惡地地形.
▲惡地裡的綠世界.
雖然惡地土質難有植物生長,還是有優勢植物的生長空間.
如:五節芒、銀合歡、相思樹和車桑子則生長在堆積大量崩塌土石的下層;
黃連木和台灣蘆竹則生長在崩移面及雨蝕溝的上方.
▲地質景觀.
光禿的外表,流蝕出無數小土溝,寸草不生,如月球表面般的荒涼.
<卑南大圳水利公園>
▲卑南圳導水路.
▲公園也是生態區.
卑南大圳是台東最大的水利工程,從岩灣引卑南溪溪水,流灌整個台東平原.
全圳系呈現「排梳型」的分布結構,是一條水利兼具防洪功能的灌溉溝渠.
▲石頭步道.
▲生態區.
卑南大圳是具有歷史的水圳,最早建於明治31年(1898),經歷多次更修.
▲電線桿做木椿.
▲木棧道設計一階一階的下,近距離觀察水邊附近.
▲柏油電桿.
▲導水路.
▲公園.
▲卑南圳石碑.
<我的相簿:http://photo.xuite.net/helenchi/19629546>
==========================================================
<利吉惡地>
交通路線:
開車、騎車:台東市行台9線(走更生北路)372.8KM 轉台11乙線(志航路)續行2.5公里台東大橋左轉至利吉,順指標即到.
<卑南大圳水利公園>
交通路線:
公車:鼎東客運海線8118次公車於岩灣站下車,至岩灣路50巷左轉走約150M,右轉興安路二段640巷200弄,直走約1公里可到.
==========================================================
順道遊:【台東市】小野柳遊憩區
【台東市】東糖文創園區,馬蘭車站
【台東市】鐵道藝術村,寶町藝文中心
【台東市】南王國小,普悠瑪傳統文化活動中心
【台東市】卑南文化公園
【台東市.高雄市】台東森林公園,真愛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