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51000登山鞋底------PU、EVA與橡膠

登山鞋底------PUEVA與橡膠

鞋子的中底(midsole)通常是兩種材質,其一是EVA、較輕、通常較軟、較便宜,可是較不耐久。約經500~800公里的踩踏之後就會壓縮變型。(體重越重,越不耐久)通常慢跑鞋、網球鞋、多功能訓練鞋、後衛籃球鞋都是用EVA做中底的。戶外鞋中的trail runnerday hiker通常使用EVA做中底。以Garmont為例,Fast Pack系列與以下的鞋子;以Asolo為例就是Hiking系列

另一種中底材料是PU,較重、通常較硬、較貴、可是耐久多了,即使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變型量還是很小。通常中鋒籃球鞋用PU做中底,登山鞋中的hiking, trekking, backpacking, approach, mountaineering通常使用PU做中底,因為EVA實在是耐不住重裝長程的摧殘以Garmont為例,Hiking系列與以上;以Asolo為例,Trekking系列以上,可是PU~~~,故曰環保鞋底。避免水解的方法就是定期施予壓力。

PU鞋底到台灣後,台灣的廠商因為PU會有水解而碎裂的現象,因此稱他為環保鞋底。但這個觀念跟稱呼是錯誤的,目前每一家鞋底廠商都在為PU水解的問題找答案,因為PU在水解碎裂後完全無法被自然環境分解,而造成環境的污染。克拉客及New balance的鞋子還曾經受到國外環保人士的注意。解決的方法有許多種,有些是在PU的基材中加入其他材料來降低氧化作用,另一種較常使用的方法是,PU鞋底在鑄模接近尾段時,用特殊的加熱法加熱使外部PUOpen cell結構收縮成Close cell,讓水氣無法深入到鞋底的內部。

對水解的問題其實並不難解決,只要長穿,讓水氣不滯留內部,鞋底在行走的過程經擠壓,空氣對流還不積存在內,另一個是存放的環境竟可能乾燥些,EVA中底只適用於lightweight hiking boots或是trail running shoesmidweight boots或以上的鞋子還是得用PU

EVA 不水解 不耐用 長期使用後形變大。

PU  處理不好會水解 耐用 長期使用後形變小。

比方說同樣是前掌1.5 cm,腳跟2.5 cm的中底,PU鞋比EVA鞋重運載一個80 kg的人(含裝備)一段時間之後,EVA可能在750公里時避震效果就只剩全新時的50%,而且受壓比較大的地方會有比較多的縐折,整體厚度(即使人不站在上面)比起全新時會減少比較多。而且這種厚度的減少是不平均的,受壓大的地方會比較扁(因為很少人的腳是完全biomechanical efficient),所以鞋子會歪一邊,繼續使用這種鞋子的話,大大提升扭傷的風險。PU彈性要降到全新時的50%,可能要1500公里以上,長期使用後鞋底德行變小很多。

橡膠的鞋底,更沒有形變的問題,也沒有水解的問題但是很硬,是三種材質中最沒有彈性及避震效果的所以適合重裝及已經穿過登山鞋的山友。由於較硬,除了會有脫底(因為膠合面老化),還有鞋底斷裂的可能(但因製鞋業進步,最近已經很少聽到了)。

所以三種鞋底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問題。所以應該由個人的使用環境及目的來選擇,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這句話才是裝備的至理名言。

回應

提供一點點想法,寫出一些些感想。更多是無止盡的感動。我們是綠野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