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71346我的住院醫師不頂嘴
醫師其實是個蠻封閉的行業,大家對穿著白袍穿梭於醫院中的醫師,一定很好奇.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醫師的制度!
1.醫學生(medical student)—基本上,在醫院看不到.
2.見習醫師(clerk)—還是學生,只能在旁邊看!
3.實習醫師(intern)—醫學生的最後一年,是醫院裡的廉價勞工,地位相當低!!
4.住院醫師(resident)—因為他們要值班,所以都住在醫院裡.住院醫師已有醫師執照,開始執行醫療行為,但重大治療決策還是由主治醫師決定.
5.總醫師(chief resident)—住院醫師的最後一年,需負責科內的行政事務,是科內最討人厭的一群人,對上對下都不是人.
6.臨床研究員(fellow)—目的是主治醫師名額有限,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升上去,就再等等看吧.
7.主治醫師(attending physician)—衣服從短袍變長袍了.主要的工作是看門診,大家對醫師的印象一般都停留在主治醫師.招不到住院醫師的科,主治醫師還是得兼做住院醫師的工作.
主治醫師要指導新進的住院醫師,做些研究工作.是服務,教學,研究.像Dr.ERIC這樣的還要寫些文章,用有趣的方式讓大家瞭解醫療,這是一種額外服務吧.
下午到病房,看到林P(教授)自己做腹水穿刺引流? 問他為什麼不讓值班的學弟醫師執行,而要自己來ㄋ?「我不知道人家醫師要不要來做,還有會不會做阿?」林P擔心的說著!
值得表揚的是,那天林P在做腹水穿刺的整過過程都在病房,注意病人狀況,因為要是其他醫師(包含我)一定是針放到病人肚子內後五分鐘後就走人,讓護士在一旁等腹水水流到4000CC也就是快一個小時左右,再來拔針。
剛開始我也很擔心,因為是假日所以肝炎病人來急診才由心臟內科教授林P接手,本來很擔心心臟內科走太久的他會忘了肝膽腸胃科的技術,還好是我多慮。而且聽到林P對學弟們的不上進感到憂慮,我非常認同!
其實那天是假日,照理說醫師可以不管它放到週一再處理也可以,但是腹水太多呼吸會喘,林P想讓病人舒服好過些,所以假日也來放腹水。不過我想那個病人清醒後還是會換回他原本熟悉的腸胃內科秦醫師……
這是老師親自身教給我們這些後輩最好的例子,對於我們這些中生代醫師或許還有用,但對小醫師們來說就不一定了........
上個月,病房有個外科病人喘,必須放ENDO(氣管內管),好啦,值班剛畢業69年次的張大醫師,把病人送來ICU給我後就跑到護理站翹腳跟美美聊天,他們科一向帶賽的李總醫師已經下班了,跑來ICU打報告,李總以學長的口吻建議那張大醫師來看病人的狀況還有跟我這個麻醉科主治醫師學習怎樣放氣管內管(ENDO),這位新新人類醫生卻是這麼回答的:「喔,我去年就看過了耶」 那時我站在病人旁邊,嚇了好大一跳,轉頭看李總無奈的表情好幾眼,心裡想,自己老了以後還是不要找外科看病的好,這樣太恐怖了,該會的技術也不會想多看多學!
慶幸的是自己學了很扎實,慶幸自己當年很受教,更慶幸那個住院醫師不是我們家的.
說到這裡感覺我們家小齊醫師算優秀的,至少不會頂嘴又隨時讓我有熱的早餐吃,其實這樣就可以了~~不要對他們要求太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啦!!!
1.醫學生(medical student)—基本上,在醫院看不到.
2.見習醫師(clerk)—還是學生,只能在旁邊看!
3.實習醫師(intern)—醫學生的最後一年,是醫院裡的廉價勞工,地位相當低!!
4.住院醫師(resident)—因為他們要值班,所以都住在醫院裡.住院醫師已有醫師執照,開始執行醫療行為,但重大治療決策還是由主治醫師決定.
5.總醫師(chief resident)—住院醫師的最後一年,需負責科內的行政事務,是科內最討人厭的一群人,對上對下都不是人.
6.臨床研究員(fellow)—目的是主治醫師名額有限,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升上去,就再等等看吧.
7.主治醫師(attending physician)—衣服從短袍變長袍了.主要的工作是看門診,大家對醫師的印象一般都停留在主治醫師.招不到住院醫師的科,主治醫師還是得兼做住院醫師的工作.
主治醫師要指導新進的住院醫師,做些研究工作.是服務,教學,研究.像Dr.ERIC這樣的還要寫些文章,用有趣的方式讓大家瞭解醫療,這是一種額外服務吧.
下午到病房,看到林P(教授)自己做腹水穿刺引流? 問他為什麼不讓值班的學弟醫師執行,而要自己來ㄋ?「我不知道人家醫師要不要來做,還有會不會做阿?」林P擔心的說著!
值得表揚的是,那天林P在做腹水穿刺的整過過程都在病房,注意病人狀況,因為要是其他醫師(包含我)一定是針放到病人肚子內後五分鐘後就走人,讓護士在一旁等腹水水流到4000CC也就是快一個小時左右,再來拔針。
剛開始我也很擔心,因為是假日所以肝炎病人來急診才由心臟內科教授林P接手,本來很擔心心臟內科走太久的他會忘了肝膽腸胃科的技術,還好是我多慮。而且聽到林P對學弟們的不上進感到憂慮,我非常認同!
其實那天是假日,照理說醫師可以不管它放到週一再處理也可以,但是腹水太多呼吸會喘,林P想讓病人舒服好過些,所以假日也來放腹水。不過我想那個病人清醒後還是會換回他原本熟悉的腸胃內科秦醫師……
這是老師親自身教給我們這些後輩最好的例子,對於我們這些中生代醫師或許還有用,但對小醫師們來說就不一定了........
上個月,病房有個外科病人喘,必須放ENDO(氣管內管),好啦,值班剛畢業69年次的張大醫師,把病人送來ICU給我後就跑到護理站翹腳跟美美聊天,他們科一向帶賽的李總醫師已經下班了,跑來ICU打報告,李總以學長的口吻建議那張大醫師來看病人的狀況還有跟我這個麻醉科主治醫師學習怎樣放氣管內管(ENDO),這位新新人類醫生卻是這麼回答的:「喔,我去年就看過了耶」 那時我站在病人旁邊,嚇了好大一跳,轉頭看李總無奈的表情好幾眼,心裡想,自己老了以後還是不要找外科看病的好,這樣太恐怖了,該會的技術也不會想多看多學!
慶幸的是自己學了很扎實,慶幸自己當年很受教,更慶幸那個住院醫師不是我們家的.
說到這裡感覺我們家小齊醫師算優秀的,至少不會頂嘴又隨時讓我有熱的早餐吃,其實這樣就可以了~~不要對他們要求太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啦!!!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