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41343呼吸器之手風琴
醫學教育的養成是漫長的! 除了比一般大學長的校園教育,實習見習,住院醫師訓練,更是一歩一腳印的慢慢往上爬,很多住院醫師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從R1的熱情,R2與R3的疲憊與麻木,進入到感覺困頓不堪的R4,與無所適從的CR,醫師生涯走到不知所謂的地步,幾乎忘記了剛踏入這一行時的理想。
因為職務的關係,我在醫院裡常常需要與R1醫師接觸,從而在這些初出茅廬的小孩身上,看到已經被自己遺忘的,一個醫師的熱忱,以及與自己類似的疑惑,才明白為自己做為醫師會感覺困頓且無以為繼的,並不是只有我而已。
早期的人工呼吸器,必須由一人在旁邊將一個類似手風琴般的壓縮袋一壓一放,將氧氣經由氣管內管送入病患的肺部,以維持肺部的換氣功能,彷彿是在用手風琴演奏一曲生離死別的哀歌。但是對於一位末期病人,雖然可依法先行與病人或家屬討論,請他們事先做好決定;但是,相信還是有許多醫師覺得難以啟齒,因為,請家屬討論要不要放棄急救,就等於承認醫師自己已經放棄治療這個病人,這對於在一種全力求勝的文化下養成的醫師而言,就像是「我沒辦法了」、「我認輸了」一樣難堪。
重新找到行醫的方向,是這個假期結束前,我要研究的課題!
因為職務的關係,我在醫院裡常常需要與R1醫師接觸,從而在這些初出茅廬的小孩身上,看到已經被自己遺忘的,一個醫師的熱忱,以及與自己類似的疑惑,才明白為自己做為醫師會感覺困頓且無以為繼的,並不是只有我而已。
早期的人工呼吸器,必須由一人在旁邊將一個類似手風琴般的壓縮袋一壓一放,將氧氣經由氣管內管送入病患的肺部,以維持肺部的換氣功能,彷彿是在用手風琴演奏一曲生離死別的哀歌。但是對於一位末期病人,雖然可依法先行與病人或家屬討論,請他們事先做好決定;但是,相信還是有許多醫師覺得難以啟齒,因為,請家屬討論要不要放棄急救,就等於承認醫師自己已經放棄治療這個病人,這對於在一種全力求勝的文化下養成的醫師而言,就像是「我沒辦法了」、「我認輸了」一樣難堪。
重新找到行醫的方向,是這個假期結束前,我要研究的課題!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