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92037N1991孫龍、牛灶坑、鶯歌石步道(北鷹山、牛灶坑山、彰埔坑山、鷹歌石山)O型走
旅遊日期:110.11.28 天氣:晴多雲
旅遊路線圖:鶯歌車站11:30→宏德宮步道口11:50→北鶯公園12:05→北鶯山12:12→紫玄宮12:45→鞍部12:50→牛灶坑山13:10→彰埔坑山13:30→鶯歌山14:02→鶯歌石14:10→鶯歌車站14:20
11:25搭火車到鶯歌火車站,天氣多雲秋高氣爽。
建國路接上中正一路左轉,「宏德宮」孫臏廟牌樓,中正一路303巷進入。沿著廟牆右轉巷道進入就是孫龍步道入口。
孫龍步道往鶯歌石,入口立有路線圖。水泥步道進入。
約5分鐘右下階梯叉路往北鷹公園。下去瞧瞧。
先往前幾步路是「鶯歌石記」,左上步道往鶯歌石。
小型公園有一些小孩遊樂設施。
從北鷹公園有步道再爬上孫龍步道。
接上孫龍步道,取右轉續走孫龍步道。
鶯石亭,右邊小路進入樹林裡就是北鶯山。
土徑小路往北鶯山。
北鶯山又稱鶯歌石東南峰,海拔標高61M。有顆礦務課第八十六號基石,四周綠竹叢及雜木遮去視野。
原路走回孫龍步道往二坑隧道前進。
農林禪寺。
過農林禪寺彎道右側老樹下是觀景台。
此處可眺望鳶山及大漢溪河岸風光。
孫龍步道。
二坑隧道。長度僅約8公尺餘,寬度約3公尺,高度也僅約2.5公尺。
接上建德二巷,步道入口有鶯歌石記。走建德二巷往紫玄宮再接孫龍步道。
車道終點有座小涼亭,涼亭後面是「互益二坑」。鶯歌互益煤礦一坑與二坑約在60年前日據時代開始出產煤礦,曾經具有一段輝煌歲月,礦工人數多達2,3百人。封坑後煤礦的輕便道被改為登山步道。左往二坑步道右往紫玄宮再接孫龍步道,取右。
紫玄宮在前面是一間鐵皮屋,左側階梯孫龍步道上鞍部往碧龍宮或爬上牛灶坑山。
上爬約100公尺,小樹叢中有「奇妙石」。說像蟾蜍又說像台灣寶島,但我看不出來沒有慧根!
同根雙樹幹的老龍眼樹,這個叫實際,龍眼稱熟時可摘來吃!
12:50鞍部上十字叉路,先取右上展望峰眺景。
木板土階繞過小山頭。
木棧道繞過岩石前。
建於岩頂的觀景台。
左邊是莊嚴碧龍宮。
可眺右遠方的鳶山及鳶山堰。
回到鞍部十字叉路口。
往牛灶坑山。
岩塊上一段陡爬階梯。
高處電塔020。
在電塔上觀景才突然想起應該續走孫龍步道下坡往碧龍宮,再從龜公山爬往牛灶坑山是計畫路線。
從展望峰下至鞍部竟不假思索往前直上牛灶坑山。那就直上牛灶坑山吧!
枕木步道陡爬上的木造平台應該就是牛灶坑山了吧!
13:10牛灶坑山又稱龜崙山或牛草坑山,海拔標高海拔243公尺,觀景台前有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
過木造平台往光明山稜線再走鶯歌石步道下山走一個O型路線。
牛灶坑稜線步道很好走。
一段翠綠的竹林隧道。
近十棵的山蕉樹長出成串的山蕉。
13:25遇T字路光明山稜線。取左續走。
很棒的土路徑。
右上去找彰埔坑山。樹根在土面橫陳亂竄。
步道從旁經過竹林山頭,應該就是彰埔坑山!
往前幾步右邊有山徑爬上竹林山頭。
彰埔坑山海拔標高240公尺。山頭竹林裡找不到基石也無任何標示牌。
續走光明山稜線往忠義山方向前進。
稜線開始急降而下,路面未全乾有點滑。
較平緩很好走的稜線路。
稜線再轉為爬升,右邊土丘上出現大量竹叢。
鶯歌石步道200公尺。
電塔019。
左叉路往二坑步道出建德二巷。不取、往前稜線續走。
一段爬升黃土路。
過坡下來遇左側「鶯歌石步道」。取左步道而下。
幾步下來又遇T叉路,右往妙善宮左往鶯歌石。取左往鶯歌石。
經過一道大石壁下。
步道沿途拉繩彎曲陡下。
綠蔭夾道的竹林。
經過竹林來一段桂花樹道,能聞到淡淡的清香。
前方高處建有木造觀景台,這是鶯歌石步道今天最後一處爬坡了。
鶯歌石步道上的岩石觀景台。
前方的景觀大部分已被長高的樹木遮去視野,只望見一些市區建物。
岩階接上木板土接步道下岩石觀景台。
山腰竹林遇右叉路,爬上竹林小山頭內的鶯歌石山。
幽雅的竹林徑。
鶯歌石山海拔標高192M,岩石上有顆稍毀損722號圖根點基石。竹林內無展望。
回鶯歌石竹林步道路徑。
過竹林道路徑急轉直下。
陡下的土階步道。
鶯歌石是鶯歌最具地方傳奇色彩的地方明勝,其中較廣為人知的民間傳說是此塊巨石昔日經常吐霧食人,瘴千蔽天,迷人去路,清同治十年淡水廳誌曾經指出「鶯歌山在三角湧,相傳吐氣城瘴,為鄭進軍迷路,炮段其頸」。
鶯歌石眺望鶯歌市區。
另一角度的鶯歌石。
鶯歌石步道八角涼亭。
鶯歌石岩體上的壺穴。
接上孫龍步道鶯歌石記。
14:20搭上往瑞芳區間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