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新回應!
讀者文摘報導—飛鷹人
95/10 記者/錢震宇 提供 〔記者 鄭瑞瑛有新修訂版〕
「我真的覺得好累,是有想過要停下來,要不然就看著這幾位飛鷹人一個一個倒下去,然後離開這個環境」,現年四十八歲的周二銘一手創立了「飛鷹人」這個團隊,為的只是想讓重度殘障的朋友,為社會做點事,來找到生命存在的價值。然而,這幾年大環境的改變,加上「飛鷹人」的狀況時好時壞,讓周二銘感受到前所未見的壓力。他說「真的撐不下去了」。
二○○一年,周二銘毅然決然地辭去師大資訊教育系副教授的職務,創立了「飛鷹人」團隊,只因「抱著一份對人性的關懷以及尊重,加上相信科技無所不能」,那時的周二銘充滿自信,認為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延續著之前的研究案「居家就業團隊之培訓與經營」(亦即飛鷹計畫),周二銘離開學校,把實驗室搬到現實生活中。
周二銘一歲時得到小兒麻痺症,在四歲之前身體不知開過多少次刀,最後終於放棄希望,接受要杵著柺杖走一輩子的事實。「小時候患有這種病,覺得很丟臉,一度把自己封閉起來」。但是他的母親李澄英女士,改變了他的想法,甚至啟發了他日後想要為身障者付出的動念。
「母親不斷地奔走,就是希望能夠讓身障者的環境更好,更加融入這個社會,甚至出錢出力成立了『台北市立殘障兒童協進會』」,母親的努力與大愛,讓周二銘至今無法忘懷,雖然母親已不在人世,但是他永遠記得母親的字字句句,也造就了他今天願意全心奉獻給身障者。
「對我來說,身障者可以做的更多」。周二銘希望以行動證明,即使四肢癱瘓,但靠著無窮的創意及對人性的尊重,結合資訊科技的力量,重度的身心障礙者依然能夠以自立的方式完成競爭性的專業產能。
但,實際的情形卻是比周二銘想像中的惡劣。「團隊中的『飛鷹人』幾乎都是重度的脊椎損傷患者,或是腦性麻痺、多重肌肉萎縮等患者,他們的狀況難以預料,甚至難以控制身體,常會不自主的盜汗、抽筋、手腳麻痺,有的還無法自理大小便,更別提他們有時開會開到一半有人就消失不見了」。
「我就是不放棄,我想讓他們知道雖然是身障,但就是不甘於躺在床上,也還不夠老,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接受自己,何以外界的人就要接受你,一切都是事在人為」。也許就是周二銘這種不服輸、不認命的心態,才讓他走上帶領這群「飛鷹人」去做些他們從來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事情。
「人家不做的我來做,人家做不來的我來做」。這是他心中存在的想法。
太過樂觀的結果,卻讓周二銘陷入空前的困境中,他與社會工作師耿淑楣,帶著其他六位
「飛鷹人」曾做過網頁、網站、電子商務,也開創過線上數位學習及無障礙網頁,但現實環境的不友善,加上網路工作的競爭者眾多,多半又都是好手好腳的正常人,他們拿什麼跟人競爭,所以亟於苦思下一步。
「透過人性關懷及尊重,能讓『感動』在社會上發生,『飛鷹人』也才有活下去的意義」。這是周二銘苦思之下的結果,究竟重度身障者除了從事網路工作之外,還可以做點什麼,答案就是「公益」。
現在「飛鷹人」推出「教授部落格」,以及找尋恩師的「超級任務」,以符合重殘的「飛鷹人」無法太累又需創意的工作模式。靠著接受民眾請求協尋他們的老師,各地「飛鷹人」不分晝夜地發信、上網、聯繫,找到千里以外的老師。
參與尋師任務的江芷麗,本身是腦性麻痺患者,因為工作的關係,與「飛鷹人」有過聯繫,當她得知有這樣的活動時,相當開心。「我想要謝謝十七年前在高雄三信高商國貿科的班導任青松,因為老師不僅讓我學會了英打,我後來在美國唸書時,也被教授誇讚,這一切都是老師的功勞」。
負責執行任務的「希望鷹」王文發,在接到任務後立刻開始「動口」,因為車禍的關係讓他頸部四、五節受損,他必須需靠著嘴巴咬著「敲鍵棒」,一字一字地在電腦鍵盤上輸入。
「靠著江芷麗一張畢業照及三信高商的資訊,我在各大搜尋引擎找了好久,也在三信高商的網站上發了好幾篇文章及信件,又到高雄縣教師協會網站發文,結果都沒回應」,這讓「希望鷹」好失望。
「我好期待江芷麗能夠找到老師,每次半夜還起來看有沒有人回覆信件,中間還有人以為我是詐騙集團,以為『飛鷹人』是什麼組織。好在網路的便利及普遍性,讓三信高商的老師間接看到通知任青松,這才找到人」。
「找人或是留言也許對一般人很普通,但是對於重殘的『飛鷹人』來說,真是煎熬,是要耗費更多精力及體力的」。即使如此,「希望鷹」對於能夠找到老師,還是相當開心。
而一路上不離不棄的社工師耿淑楣,則是扮演居中協調與安撫情緒的角色。「『飛鷹人』都是四肢癱瘓、無法行動的人,靠著也許只是一個希望,希望幫助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而中間的過程常常使他們忘記病痛,甚至『欣賞』自己」。這是支持她無怨無悔地幫助這群「飛鷹人」的動力。
「我相信社會中還是存有希望,雖然我對未來充滿疑問,我也希望『飛鷹人』這個團隊能夠爭氣,也許我體力愈趨下降,也許我哪天也倒了下去,但至少我們曾經做出不一樣的東西,也是首創」。他總是希望這樣的努力能被更多人看見,進而引發一點點的感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者文摘》簡介
目前在全球共48個版本的編排。全新的《讀者文摘》中文版,將更生動多彩,更富時代感,更搶眼奪目;內容也更迎合大中華地區讀者的興趣。
要為《讀者文摘》中文版這本獲獎無數的雜誌設計新裝並非易事,這次轉變適值邁向出版40周年,同時也為了慶祝雜誌連續五年獲亞洲出版業協會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 SOPA) 表揚,剛獲頒發2003年中文媒體「傑出專題報導」優異獎。
全新的《讀者文摘》將增加更多鼓舞人心的故事、健康錦囊及職場成功要訣,為讀者加油打氣。同時,雜誌仍舊秉持一貫的成功要素 - 積極進取、專業編採、幽默及表彰「平凡人作不平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