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900392013/2/14臺南市鹽水公學校校內神社

2013年2月的臺南之旅,終於來到了臺南市地鹽水區,這次不是來看蜂炮,而是來參觀鹽水公學校內的校內神社,過去大多在文章中看到許多前輩介紹這座校內神社,不過一直沒有機會來一睹它的風采!
臺南市鹽水區的鹽水國小前身為日治時期所設立的鹽水公學校,創立於明治31年(1897)7月,當時的名稱為「嘉義國語傳習所鹽水港分教場」,同年9月改稱為「鹽水港公學校」,大正10年(1921)再改稱鹽水公學校,昭和16年(1941)改稱為「鹽水東國民學校」。
在舊校門進入後的右側建有一座校內神社,戰後與花蓮鳳林鎮的鳳林國小一樣,將原本日治時期的校內神社改建為孔廟,而這座孔廟因年久失修,但經過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努力,於2005年3月18日列為臺南市歷史建築,並在2008年時依戰後的孔廟原貌進行整修,並復刻石燈籠一對與鳥居一座。

這座校門是鹽水國民小學的舊校門,這座校門是在民國43年由校友黃朝琴先生所捐贈的,古色古香。

一走進校門後的右側,就可以看到一條通往校內神社的步道。

現今鹽水國小教室一景。

由舊校門進入口右轉,即可看見小鳥局形式,並寫有「鹽水神社」字樣的告示牌,不過此神社為校內神社,並非鹽水神社,具資料記載,在昭和15年(1940)為慶祝皇記2600年事業,當地也曾興起一股興建神社的計畫,不過最後死胎腹中,相當可惜。

校內神社參道旁的玉順館,由校友王玉順先生於民國56年所捐贈興建的建築,可見濃濃的中國宮殿式建築設計。

再鳥居旁立有一座校內神社的老照片及沿革介紹。

校內神社告示牌上所附的日治時期鹽水港公學校校內神社的老照片,與鳳林公學校相同,本殿屬於「神明造」建築,並有石燈籠一對及鳥居一座,應該還有一座手水舍。

今鹽水國小校內神社(孔廟)一景,雖然參拜道使用石板鋪成公園似的步道,不過也仍可見昔日參拜的樣式。

鳥居於2008年3月復刻而成。

今鹽水港公學校校內神社本殿及石燈籠一景,可惜當時重建時,未依造日本時代神社外型來修復,相當可惜!石燈籠也是復刻版的‧相似度95%,做得很好,應該再桿上頭在刻上「奉納 臺南市鹽水國小師生」。



在校內神社旁的草地發現一塊瓷碗的碎片。


本殿外觀一景,其參考戰後孔廟外型來興建。

本殿基壇及本殿建築後方側面一景。


仿繪馬牌的祈願木板,就掛在神社旁。

由本殿階梯前望入口處一景。


這棵老樹應該也相當有歷史了!!

這個涼亭之處應該就是當時校內神社的手水舍的地方。

當時這座故校長紀念碑是被安置在石燈籠的位置處,後來神社重建後,再被安置在神社旁的花圃內。

校園走廊上張貼了許多珍貴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昭和18年(1943)學生在神社前奉公(勞動)時的照片。

鹽水國小川堂旁有一座復刻版的老鐘,古色古香!上頭還寫有:「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悟草以秋聲」。這座鐘臺元在民國41年興建,但後來在校舍改建時,遭到拆除,後來在民國101年時在重新重建一座。

鐘臺底部鑲有一面沿革誌。

鹽水國小校園一角。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