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混山與拉庫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這一區有許多有名的山,例如李棟山、那羅山、尖石山、鳥嘴山等等,今天選擇拜訪大混山與拉庫山,是因為登山口的車程比較接近的緣故。
從地理位置看,大混山與今年2月份去過的那羅山比較,直線距離並不遠,但實際上兩座山的登山口卻在完全不同的路:那羅山從南邊的竹60進去,而大混山卻要從北邊的120線道,經數碼天空,再走一段產道到達登山口。
120線道的末端接上產業道路,路況雖然有些不理想,仍是柏油路面;途中會經過數碼天空,這是附近相當有名的景觀咖啡廳,雖然位於這麼偏遠的地點,每到假日仍是人山人海,入園費每人100元可折抵消費。過了數碼天空之後,路況更差,部份路段會車不容易,好在這一路沒有遇到其他車輛。
到達大混山登山口,這附近產業道路蠻寬的,我們將車子停在路旁。
登山口有許多登山布條,十分顯眼,還有登山隊的小標示。
入口是一個竹林,竹子相當高大密集,所以遮蔭效果不錯,但這樣的環境地方蚊子很多。
竹林之後,是原始混生樹林,不但有各式各樣的昆蟲,還能看到蟾蜍。
經過電線桿,這種地方有電線桿,十分的奇怪。
這一區有許多巨木與巨石,樣式各有特色,可惜我的傻瓜相機在這邊拍的效果不太好。
到達叉路,右邊有不錯的展望,左邊則是一條小路,路口掛滿了登山條。
左邊小路通往大混山,只有兩分鐘的路程,直行是通往李棟山,我們是從哈勇農場的方向走過來。因為李棟山已經去過了,所以今天只到大混山就好,往左。
大混山海拔
有一個#6270的三等三角點。
從登山口到大混山再原路折返,距離約
接下來,我們開車到拉庫山。如圖,原路退回到120線道,看到橋右轉。
過了橋之後,可以看到「水田部落」的牌樓。
雖然地圖上顯示的是小產道,實際卻是寬大的柏油路,十分好走;沿途電線桿都是「北得拉曼休閒營地」的標誌,這個營地應該在登山口附近。我們把車子停在右上方這個民宅的旁邊馬路。
民宅的門口被人用白色噴漆畫一個三角形,中間一個白點,還有一個箭頭,這不是四十大盜做案的暗號,而是登山隊常用的標誌,是「三角」「點」的意思。
看GPS地圖,我們停車的地方是在古老步道上,實際上,柏油路已經開通到這邊了。因為道路有些不一樣,應該是步道的地方卻是民宅,所以我們在這邊繞了很久。
在民宅旁邊的竹林路,看到一個叉路,旁邊寫著「私人土地請勿進入」的標誌,雖然方向正確,我們卻不敢進入,又繼續往竹林路亂走,盡頭是挖土機在開挖山坡,無路。後來,旁邊居民告訴我們,這警告標誌與登山沒有關係,我們可以進入,前方會遇到叉路,往右再往左。
雖然不太懂,但是聽到「沒有關係」,放心不少,進入之後比對GPS,果然與地圖上的步道吻合。
遇到叉路,我只記得「往右再往左」,所以選擇右邊這條小小的叉路。(事後比對地圖,直走好像也能到達)
到達叉路,這次要往左。叉路上有個漂亮的路標,寫著「拉庫山步道1.6km」。
地圖上的拉庫山步道,是一個L型的步道,無叉路,但實際上卻是一個T型步道,而且橫向的這條路,一路都有路標,步道維護得很整齊,反而我們剛剛走的縱向步道,一路都沒有任何標誌。
經過「拉庫山步道1.8km」位置。
到達叉路,這邊有登山隊的路標,左邊通往農庄登山口。不久經過2km的位置,這邊也有叉路,但是沒有任何標示。
到達涼亭,這是用竹子建造的,蠻別緻的,略有展望。涼亭附近也有叉路。
拉庫山又名水田山,海拔
這裡有兩個基石,一個是#6233三等三角點,另一個是森林三角點。
原路折返,回到1.6km的這個叉路,我們對於地圖沒有的這條路徑很好奇,所以決定走看看。
經過1.4km位置。
步道維護的狀況不錯。
步道寬敞無雜草,有時旁邊還有竹製的扶手。
沿途還有木製的座椅。
到達1km處,這裡似乎是步道起點,有一個漂亮的人造景觀區。
景觀區域內有石桌、石椅、人工草皮,還有不錯的展望,旁邊有個紅色空屋,屋頂有些損壞了,但是看建材還蠻新的,不知什麼原因停工的。
順著路走出去,還有一個鐵門,出了鐵門是一處農家,農家的居民告訴我們,紅色空屋是一個景觀咖啡廳,是一位外地人投資的。
不久到達馬路,左右無明顯路標,於是把電線桿記下來,是「拉庫枝27」。順著馬路可以走回停車處。
拉庫山全程
逛完了兩座山之後,我們開車回程,途中經過北角吊橋,這裡有一家小吃店「媽媽的店」,雖然不是吃飯時段,仍然有營業,我們點了三杯土雞、炒青菜、酸辣湯、還有兩碗白飯,我覺得炒青菜十分可口,哥哥則是喜歡酸辣湯,說酸辣程度正合他的口味,而三杯土雞配白飯十分下飯,這樣一共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