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02230立春要生陽,春病不來舊病不發!...☆☆

 

-e1588585317956-02-03-2021.jpg - 白雁家族之相關圖片 (4)..1-2-2019~

 

立春要生陽,春病不來舊病不發!

2020-05-04 eqimaster

寒流還在發威,節氣就到了立春。春三月從立春開始,此時嚴寒還沒有消退,但是逐漸會有東風送暖,大地解凍,萬物也開始甦醒。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提醒,並不是一到立春就馬上春暖花開,這時候天氣很不穩定,驟冷驟熱都有可能,還要小心「倒春寒」,所以在立春節氣養生上要特別注意「春捂」,不要急著脫去冬衣。

白雁老師說明,立春時節,萬物萌發,人體毛孔也要慢慢張開,太早開放自己的體表腠理,風寒很容易趁虛而入,讓人感冒生病,還會損傷初生的陽氣,招來傷身的後果。

 20180202a02a01-2-2-02-匯流新聞網.jpg - 白雁家族之相關圖片 (3)..1-1-2018~

立春鼓動陽氣,身體動起來

春天是舒展、宣洩、開放的季節,萬物就要復甦、萌芽,大地一片生氣勃勃的景象,人們也要開始活動舒展身體,讓陽氣往體表生發出去。

黃帝內經裡面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發,就是生發、發散、發芽的意思;陳,是舊的,之前累積下來的東西。

白雁老師解釋說,春天要能「發」的好,必須有先前的累積,也就是在冬天養精蓄銳紮好根,春天才會有足夠的能量生發。

舉例來說,很多成長發育中的孩子在冬天好吃好睡,儲存夠多能量,到了春天盡情活動身體,就會像抽芽般一下子長高,因為春三月是一年中生長速度最快的時候。

 立春-300x300-02-03-2021.jpg - 白雁家族之相關圖片 (4)..1-2-2019~
立春之時把邪氣從體內趕出去

白雁老師補充,發陳還有推陳出新的意思,好比窩在身體裡一個冬天的陳舊東西,要在春天發散出去。例如潛伏在體內的邪氣會發散出來,所以春天容易舊病復發,像是肝炎、膽結石、關節炎、氣喘等疾病多發。

中醫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冬天沒有養藏能量精血,到了春天又不多活動氣血,邪氣散不出去,抗病力又降低,人就容易得病。春天因為天氣變暖,一些季節流行性的傳染病開始盛行,很多人哮喘、過敏也容易發作。

白雁老師提醒,讓身體的生發機制運行順暢,是春天的養生重點。如果春天陽氣生發受阻,邪氣凝聚到夏天就會讓人生暑病,所以把握每個節氣養生,調理身體機能到最佳狀態就可以常保安康。

  

主圖來源:Flickr Lan Sane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文章出處:https://e-qi.org/beginning-of-spring

文章網址:https://blog.xuite.net/ct0118b/twblog/590236429

感恩 白雁家族 大師姐 分享

 

 

 

 

 285183499_x.jpg - 網頁分隔線

 

20210203-586 

 

回應
小時鐘

    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累積 | 今日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