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6195518歲成年將上路 高中大學憂一校兩制
18歲成年恐現一校二制 教育部列「兩需求」仍須通知家長
2022-12-26 18:53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教育部
明年一月民法成年年齡將從20歲下修為18歲,高中將產生許多已成年的高中生,大學生也將全面成年。學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明年一月民法成年年齡將從20歲下修為18歲,高中將產生許多已成年的高中生,大學生也將全面成年,但現行第八節寒暑輔家長同意書、請假單、獎懲、休學仍需家長同意。台灣青年民主協會表示,教育部應說明成年學生在校行為是否有不同作法。教育部表示,若學校有輔導管教需求仍有必要通知成年學生家長。
民法讓成年人可獨立行使如簽租約、開戶、騎機車等各類法律行為,在行政法上也有行政程序的完整行為能力。但在高中課業輔導實施要點、請假、獎懲規定中,仍要求應通知家長、監護人,或必須經家長簽立同意書。
青民協認為,現行教育法規有許多項目與家長有關,呼籲教育部應說明學生成年後的在校行為是否有不同作法,避免校內發生衝突、各校標準不一。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秘書長、新北市新莊高中校長謝金城則說,若成年、未成年要用不同標準管理,將替高中校園帶來困擾,校規宜有一致性。但他也說,若教育部要更動相關法令,學校將依法行政,但也提醒若學生請假家長不知情,卻在校外出事,學校恐怕難辭其咎。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表示,認同成年人已有管理自己的行為能力,但應以在學與非在學來區分,而非直接用年齡來切割。他認為,家長在學校扮演的角色依然重要,有些比較極端的孩子,也需要家長拉著,若用年齡直接分類,會令人擔心。
教育部表示,依「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學校應對學生及監護權人公開學校所訂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校規、有關學生權益之法令規定、權利救濟途徑等相關資訊,監護權人對於學校相關事項有不同意見時,得向教師或學校提出意見。因此,學校基於學生輔導管教需求,以及涉及學生權益相關事項,仍有必要通知成年學生家長,透過親師溝通,以保障學生學習權益。
教育部也說,「高級中等學校課業輔導實施要點」明定,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實施課業輔導,應經學生及家長同意,由學生自由參加。但因應民法成年年齡修正,已邀請學校行政代表、教師與家長團體及學生代表開會討論研修相關規定。
教育部也提到,現行「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評量辦法」僅於第21條第2項規定學校應將學生獎懲,通知學生之家長或監護人,並無明定應將學業成績評量之結果通知學生家長;有關學生獎懲規定,是基於實現教育目的、維持學校秩序並確保學生輔導所必要,用於提供在學學生申訴救濟途徑、適時提供相關輔導資源,並透過親師合作教育功能,正向協助學生受教權。
18歲成年將上路 高中大學憂一校兩制
2022-12-27 00:38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報導教育部
明年起民法成年年齡下修為十八歲,高中校園將出現許多「成年」學生,寒暑假輔導、請假還需不需要家長同意?甚至大學生要休學,也不需要家長同意?台灣青年民主協會說,教育部應說明成年學生在校行為是否有不同作法。教育部說,若學校有輔導管教需求,仍有必要通知成年學生家長。
明年滿十八歲的成年人即可自行簽租約、開戶、騎機車,在行政法上也有行政程序的完整行為能力。但很多十八歲成年還在念高中,是否也可自己決定請假、獎懲也不用再通知家長?
此外,屆時大一新生也將全是成年人,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就曾說,法律修正後的社會衝擊恐比想像中大,例如屆時大一、二生想休學,將不需家長同意,學校勢必要面對許多家長拜託,但又愛莫能助,各系恐找不到替「成年人」辦「新生家長親師座談會」的理由。
青民協說,現行教育法規有許多項目與家長有關,呼籲教育部應說明學生成年後的在校行為是否有不同作法,避免校內發生衝突、各校標準不一。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秘書長、新北市新莊高中校長謝金城則說,若成年、未成年用不同標準管理,將替高中校園帶來困擾;若學生請假家長不知情,孩子卻在校外出事,學校恐也難辭其咎。教育部說,學校基於輔導管教需求及涉學生權益事項,仍有必要通知家長,透過親師溝通,保障學生學習權益,也能提供學生申訴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