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301828如何做好高鐵建設安全與質量之監理工作 ~兼談我的台灣高鐵經驗~

前言:
本文為應中國高鐵業主單位要求,作者代表浙江段監理四標德籍總監Dr. Robert Schmitz於2010年8月14日提交業主之論文。
緒論:
監理單位在高速鐵路建設中扮演代表項目業主監督施工單位的角色,也是整個高鐵工程安全與質量的最後把關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個人自1997年3月起至2009年7月止,從「台灣高鐵」參與政府之BOT案備標、投標開始,乃至得標後辦理土木國際標發包,及施工中在業主駐地辦公室負責監督施工單位執行設計與施工等工作超過了12年。其間尤以在土木C215 (桃園)及C220 (新竹)兩標擔任業主駐地辦公室副主任時期,對高鐵工地安全及質量的管理有深切的體認與心得。茲將個人在台灣高鐵的安全管理及質量管理的經驗分享如下:
安全管理:
在過去政府發包的傳統公共工程裡,每一個工程依其金額的多寡,施工單位按照規定必須要設置一至數名安全衛生管理工程師,當工地發生了安全或環境衛生問題時,都是由他們來處理。自從2000年台灣高鐵開始興建以後,引進了國外先進國家的工地安全管理觀念和做法,我們認為工地的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而且不分你屬於那個單位,每個人進入工地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安全,因為如果這個環境不安全,萬一發生事故,你也可能是受害者。因此,必須要求它馬上改進後,才准予繼續施工。
工地安全管理的實務作法:每一位進入台灣高鐵工地的工作人員,甚至參訪人員,均應隨著工程的進度參加不同階段與不同等級之安全講習,並取得證照,無此證照不得進入工地工作或參訪;各工班於每日上午上工前,均由工頭或領班舉辦「工具箱會議」(Tool Box Talks),講解本日工作可能遭遇之安全顧慮,及如何因應與防範,並且參加人員需簽名與拍照存證,萬一發生事故,則工頭或領班之責任較輕。任何臨時支撐架及爬梯,均應由施工單位結構專業技師審核及簽署合格證明,並掛於入口明顯處,否則不得使用。
業主安全總監、安全工程師及監理工程師得於發現施工單位現場有嚴重不安全行為時,立即要求施工單位開立「不合格報告」(Nonconformity Report),並追蹤限時改進結案後,始得同意繼續施工。
每個月由業主安全總監召集之安全檢討會議,施工單位之領導及安全部長必須出席,並針對重大安全違失,提出改善方法及完成時間之承諾。施工單位內部每月也有「安全協議組織檢討會議」,並由業主各標安全經理列席指導,會議紀錄須送業主備查。
稽核 (Audit):業主安全總監每三個月辦理一次,業主駐地辦公室安全經理則每個月辦理一次,以抽查施工單位有關安全工作之內業文件辦理情形。
施工單位若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政府勞工安全委員會將視情節輕重,處罰施工單位銀元及暫時停工,業主與監理單位亦同時要負監督不周之責,嚴厲者受行政處分。
台灣高鐵公司於興建階段在安全管理上有一句名言,就是「安全是我們的最高指導原則,沒有什麼事是比安全更重要」。
質量管理:
由於台灣高鐵的興建是採國際標統包(Design & Build)合約,規定由施工單位做自主品管,並且負責全工程之品質保證與品質管制(Quality Assurance & Quality Control),而業主台灣高鐵公司僅做品保,所以,施工單位在質量管理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台灣高鐵公司管理階層也一再向工程管理單位與駐地負責監督施工單位的各級工程人員傳達「我們與施工單位是夥伴關係」,我們應盡一切力量協助施工單位在安全、如期、如質的情況下,完成此項艱鉅的任務。
工地質量管理的實務作法:由施工單位編製質量計畫(Quality Plan),其中包括設計、施工與管理,及各分項工程之施工圖、施工計畫。業主駐地辦公室各級工程師依據合約、規範與前述計畫圖說做日常性之檢查,國際鐵路工程組織IREG (ICE/ISE)及國際獨立驗證認證機構(IV&V)則做不同等級與不同頻率之巡查及稽核,並向業主報告,此等檢查主要目的為確保所有施工行為符合質量計畫與程序。
當發現工程有嚴重質量缺失時,得要求施工單位開立不合格報告,並給予編號,以利後續追蹤結案。一個工程四五年下來往往不合格報告上千個,這項質量管理工具的重點是不合格報告的結案率,而非其發生數量的多寡,因為不合格部分若能改善,它還是算符合標準的。
過去政府發包之傳統公共工程是不太允許施工單位夜間澆注混凝土,原因就是怕影響到工程之安全與質量,但是自從台灣高鐵興建開始,在施工單位提出夜間施工計畫,包括了充分的照明設備、其他備用器材,及緊急應變措施等,經業主審查同意后,有條件的開放實施。
有關材料管理方面:業主得隨時要求施工單位協助現場取樣,並逕自送往有國家認證之試驗室進行試驗,以確保使用之材料符合規範。
上面簡單地談到我的台灣高鐵經驗,並非代表台灣高鐵建設做的特別好,它在安全與質量管理方面,仍然有許多可以討論與改善的空間。
如何做好安全與質量之監理工作:
對於監理單位如何扮演好在高鐵建設中的角色,除了上述我在台灣高鐵的經驗有部分可以做為參考外,個人認為尚有下列五項工作值得我們參考改進:
1. 扮好角色,搞好協作:監理單位無論中外雙方均應充分交流溝通,尤其針對組織管理方面,外方需採取主動積極的行動。具體作為包括舉行每周例會,參加人員除中外總監外,各監理組長、副組長亦應出席;訂定中外總監之月巡檢及監理組長、副組長周巡檢制度;監理總站內部每月考評辦法;監理分站召集各小組舉辦周進度檢討會議,會議紀錄應交總站備案。另外,無論周會或月會各監理標之匯報材料,中外雙方均應事先整合成一份資料,避免一個監裡標出現兩張皮現象。
2. 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各級工程師應熟讀各種相關工程規範、施工圖及施工單位之施工設計方案,到工地檢查時,應遵照監理計畫相關規定,及各人崗位職責,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不符合安全管理要求、不按審批的施工方案擅自施工的違章行為。發現有任何不符合項目,不能猶豫,更不可隱瞞,應立即要求施工單位改善。若本身因為經驗不足而不敢確定時,應馬上向上一級領導報告,要求盡速處理,絕不拖延。
3. 實行專業分工管理:盡速確定各監理工程師之專業,每人至少掌握一項專業技能,避免什麼專業都懂,也什麼專業都不精的現象。
4. 強化現場安全質量監控:上述第1條中「監理總站內部每月考評辦法」,即將工程安全質量達標與否做為考核現場監理工程師最重要之依據,以提升其責任意識和質量控制水平,進而樹立監理單位的權威性,及專業化管理之有效性。
5. 在對施工單位做內業文件檢查時,可採取先進國家「稽核」的作法,不但要事先告知對方受檢時間、主要檢查項目與內容,而且檢查後報告中不合格事項,應敘明其確切依據之法條,以令施工單位信服。稽核乃檢核施工單位之書面文件是否有被遵守,頻率可視需要增加或減少。另外,內業文件做的漂亮,並不代表現場工作有好的品質。
感想與建議:
個人自今年五月底參與了中國高鐵建設工作,在這短暫的兩個半月期間裡,我親眼目睹本項目工程從業主、監理,乃至施工單位,並且上自各級領導,下至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那種為國家建設所陳現出來的滾滾熱忱與不懈拼搏,以及不計一切的犧牲奉獻精神,令我感動與佩服。茲就個人所學與在國內外工程界累積超過30年之經驗,提出下列七點不成熟之建議:
1. 各項工程的成功與否,貴在執行,我們已經具備了完善的各種法令及規範,但是無論監理或施工單位,務必要確實按照規定百分之百的辦理,不得有任何折扣行為,亦即「貴在認真,重在落實,持續改進」。對於各單位各種場所懸掛的工作理念,不光要入目、入耳,關鍵要入心,要在工作實踐中切實體現。
2. 擅用並落實業主單位「檢查記錄表」及監理單位之「監理工程師通知單」、「工程質量/安全問題通知單」制度:當我們監理工程師在工地發現施工安全或質量缺失要開立上述表單時,施工單位常常會希望我們不要開,或遭到其他方式的阻攔,他們總以為上述這些表單多了不是好事。我們務必要讓高鐵工程各參建單位有一共識,就是上述這些「罰單」多寡的意義不大,如果施工缺失真正改善了,等於沒有缺失。重點是施工單位是否及時改善其施工中被發現之缺失,並迅速將上述罰單結案。亦即,對於施工單位之施工安全質量工作好壞,不應以業主單位或監理單位所開之上述罰單數量多寡來評定,最後評量各施工標安全質量優劣的標準,應該是取決於他們對上述罰單結案的比率高低,和同樣的錯誤是否重複出現,而非罰單的多少。當然在此同時,業主及監理單位也要做好上述罰單的有效管控,適時追蹤辦理結案。
3. 一個社會或環境的進步與改善是漸進的,我們不容易一蹴可及的達到先進國家的水平,目前如果工程預算許可的話,我建議先從工地的個人安全配備提升做起,除了一般必備的安全帽之外,至少包括反光背心、安全皮鞋,及高處作業應有安全帶及欄杆。
4. 各級領導都重視工地安全與環境保護,也多次提到希望向先進國家的作法學習,我提供一個不花一文錢,即能增加工地安全的做法,就是嚴格地實施安全帽的正確戴法,在先進國家規定戴安全帽應將扣環緊緊地扣住下巴,而不是僅戴帽不繫扣環,因為那樣比沒戴安全帽好不了多少。在環境保護方面,我也建議僅花一點小錢,即能改善我們的環境,就是效法先進國家的作法,在工地每一公里左右之適當位置設立一個臨時廁所,如此,既方便成千上萬的工地工作人員,又能達到環保要求。
5. 國內高速鐵路的興建與發展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在參與高鐵建設的過程中,發現相關的技術標準、規範、規程及施工技術指南不少,且有部分內容重覆或相似,為了簡化高速鐵路專業工程技術的規範,建議儘早訂定高速鐵路專用之設計與施工規範,此舉有利於比照先進國家將高鐵技術輸出,以增加國家的外匯。
6. 參與高鐵建設的各單位中高階層領導均為工程界之精英,應對年輕後進主動辦理培訓計畫,並應鼓勵實際參與各項工作之中階幹部們,盡量就其工程專業研發或管理之心得發表論文,以為經驗之傳承,並提升營造業普遍之水平。同時,我也建議多鼓勵年輕後進加強英語能力,以為將來中國高鐵技術輸出時盡一份心力。
7. 會議應精簡,不但性質相似的會議次數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可不邀請出席,甚至與會人員的發言亦應言簡意駭,不同單位類似的內容避免重複說明。我建議業主單位召集的會議可每個月一次,最多兩次,如果監理四個標的會議能分別召開則更好。周進度檢討會議則由監理單位來召集主持,業主單位可派員列席指導。如果可能會議盡量採取視頻溝通方式,這樣一來,可以將各單位領導舟車勞頓的寶貴時間省下來,以思考及解決單位裡的問題比較實際。另外,安全與質量在工程進行中是兩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安全與質量會議可以分別召開,安全會議應由安全部長主持,各級領導出列席指導。質量會議雖有討論工程進度,但並無觸及預定與實際進度之比較。會中應討論如果進度落後,探討其原因,並請施工單位提出有效藥方,期以及時趕上進度,最終工程能如期完工。
最後,我願藉本項目業主張總經理的一句名言當做結語,就是「如果安全、質量沒有保障,其他方面做的再多再好,也是枉費寶貴資源,在做無用功」。
(全文完,20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