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沸沸揚揚的
Fintech
概念在二十年前就已經有了,當時它的名字叫做電子商務。過去的日子裡,這方面的技術已經有過兩次重要的創新。第一次發生在2000年左右,那時有兩種資安技術開始被用在電子商務上:一是EMV晶片卡在實體商店裡汰換掉磁條信用卡,這奠定了目前各種非接觸卡以及Apple
Pay、Android Pay這些NFC支付的基礎;其二是公鑰架構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被實用在網路交易上。第二次技術創新則發生在2010年以後,大家都看到了智慧型手機如何把實體和網路交易串連起來,還為交易添加了行動力。現在正發展中的區塊鍊算是第三次的技術創新,成功與否則尚未可知。
三月中返台前夕, 匆忙之間把左派作家茅盾的成名小說「子夜」收進我的 Kindle, 打算在飛機上用來打發時間。十幾個小時的飛行,看了不足一半。大師作品自有可觀之處,但是初看之時也沒有太多心思,書裡頭描述的1930年代上海的光景,似乎距離感大了些。到了台灣的當晚學生佔領了立法院,接著看了三個星期學運的起承轉合,待到王金平出面說話的這一天,我又要離開台灣了。往北歐飛去的航程中,把剩下的半本「子夜」看完,這回心情卻波瀾起伏不已。對照著這本80年前的小說,太陽花學運裡頭各方面針對服貿議題的爭辯,支持與反對陣營間的攻詰,自由經濟下對中資入侵的恐懼...在在都好像30年代中國社會經濟階級之間矛盾對抗的縮影。
朋友
CC 的兒子小包今年進了瑞典很有名的 Rytmus
音樂高中念書,這個學校專門培養以流行音樂為未來職志的年輕人。聚會時,朋友們都起鬨說:小包又帥又有才氣,未來成名沒問題。CC
笑著回答說:過些年如果小包真的上台領音樂獎時,希望他在致詞的時候不要忘了提到她這個媽。談笑間,瑞典父母談起一個立志當音樂人的兒子,就像台灣人說到自己兒子在園區當工程師一樣的平常。在瑞典想當音樂人的夢想似乎沒有那麼遙遠和浪漫,而是頗為踏實的技能和工作。小包從高一開始,除了一般學科之外,必須和同學共組樂團,自己創作歌曲,學習錄音技術,家庭作業就是準備定期的演唱會。許多瑞典年輕人和小包一樣從高中就選擇投入學習流行音樂的行列,他們知道音樂之路不只是靠俊秀的臉龐,更需要豐富紮實的音樂基礎。
瑞典秋天的新聞盛事就是每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斯德哥爾摩市民年復一年樂此不疲,各個好像都能說出一點甚麼道理和掌故的樣子。一百年前的這個時候,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由瑞典物理學家
Gustaf Dalén 博士獲得,他的貢獻是發明了長效而可靠的瓦斯燈塔「Dalén Light」,這種燈塔採用了他發明的「日光閥門」(Sun
Valve),可以讓無人的燈塔只在夜晚燃燒以節省燃料,這種燈塔可以在無人管理的狀況下運作長達一年,所以能夠沿著無人的海岸大量建置,有效地降低了海難意外。當時的
Gustaf Dalén 在 AGA 這家公司任職,他在氣體燃燒方面有很多發明,其中包括用來安全儲存瓦斯的多孔性材質
(Agamassan)。他獲得諾貝爾獎的1912年,對他是幸也是不幸,這一年他在研究乙炔壓力的時候因為氣體爆炸而失明,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停止科學研究,Gustaf
Dalén 博士一生擁有超過一百件的專利。1922年,他發明了全世界第一台廚房用的瓦斯爐(AGA
co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