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小義工傳奇(三)
孩子們學習的靠山---
家長
親子一起學習 滿足小孩心中的夢想
環保小義工的活動資料顯示,孩子們並非完全不能掌控.只是大人們在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自我,盲目,功利等特質,事實上,小孩子是不需要的.因為,一但小孩學到了這些壞習慣,這些習慣就是我們往後在教養孩子時.難免會遇上的障礙.試想,面對一個早就學會了自我.盲目.功利的孩子,你還能教給他什麼東西?我們即使花了很大的力氣,都不一定能改變大人的想法,何況對方還只是個是個小孩?
教育孩子.真的需要家長的配合.我們經過一番長時間的討論和規劃,並且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活動方案,同時說服了某些人把孩子留下來,一起為社區文化建設努力.
首先,我們強調的是,活動必須具有親子教育的功能,因為我們並不想成為一個免費的才藝補習班.在這個前題下,要推行活動,實際上仍有極大的困難.針對親子教育的要求,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毫不考慮的告訴你,”我們很忙”.而且礙於面子,他們表示他們並不需要學習.
特別是活動開始的時候,通常活動的花樣不多,而且多半是屬於嚐試性質的,很多地方甚至必須花大量的時間解說和介紹.對照於兒童心裡所想要玩的,難免顯得枯燥.單調.
如果有 家長參與其中,不但加強了孩子的信心,家長更可以先了解活動內容,然後再慢慢說明給孩子明白,進而在孩子提不起興致的時候時,還可以適時鼓勵他們,扮演推手的角色,拉小孩子一把.當然,接下來的活動,也必須要越來越精彩才行.畢竟,有意義.並且吸引人的活動,才可長可久.
孩子的教養,對很多家庭,特別是剛剛結婚的年輕夫婦,是一大負擔.問題的癥結,主要是在於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做.社會上的說法很多,也就是因為有太多的說法,所以不知道該聽信誰?
帶孩子需要相當的經驗,也需要了解兒童,要能站在兒童的立場思考。孩子學習的時間如果太短,或者學習的次數太少,刺激不夠深入,都不容易讓孩子學習到正確的知識;小孩看似很無助的在學習,實則,小孩也會觀察大人的言行舉止。教導小孩,最忌諱的就是教導內容不明確、或標準前後不一,大人的言行不一致,甚至違背自己的要求,小孩很容易就發現了,並且學習那錯誤的行為。
我們給孩子和家長的第一個功課就是”多溝通”。因為在大部分的家庭裡,小孩都只能聽話,很少大人會讓小孩表達他們的意見.如果有,也都只是聽一聽就算了。影響所及,小孩長久以後,會變得內向,與父母之間應對.也會隨便應付一番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