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71207習得無助感
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理論,最早是在1975年由賓州大學心理系的教授馬汀‧塞利格曼( Martin Seligman)所完成的。
造成習得無助感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進而產生了消極的行為。
當個體(人或動物)對目前環境變化,完全無法控制,
或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完全無法預測時,
個體的認知功能,勢必因無法解決困難而解體。
如果此種情況長期延續下去,個體將因無法克服焦慮、恐懼、痛苦的壓力,
而喪失求生鬥志,放棄一切追求,進而陷入絕望的心理困境。
從學習心理學的觀點看,此種絕望心境,按行為主義者制約學習理論言,
是經由操作制約的過程習得的,故而稱為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構成習得無助感的三個缺乏因素:
1.認知
2.動機
3.情感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