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 @ 王意中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 親子天下嚴選
  • 王意中的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網路讀書會
  • 王意中粉絲專頁
  • 王意中 Facebook (生活版)
  • Visitors
  • 個人首頁 / 文章分類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

    長期的不思考,久而久之,孩子還真的會變得越來越不能思考。



    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絕對不會是一件好事。

    (繼續閱讀)

    別再天真的以為,我們用說的,孩子的注意力就像開關般,馬上切換到專心模式。

    (繼續閱讀)

    對於特殊需求孩子(例如ADHD)他們真正需要的就是公平性,一種考量到孩子特殊身心特質而修正調整的公平性。而不是表面上,大家都得做同樣的事情,這才叫做公平。

    (繼續閱讀)

    ADHD孩子是否吃藥,絕對不是黑白的二分,要與不要。有些孩子的確有他生理上的需求,並且透過服藥獲得問題的改善。服藥是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

    (繼續閱讀)

    最忌諱的是,一邊提醒,一邊塗改,不時的糾正孩子,這題不對,那題錯,這邊要改一改。



    當我們這麼做,並不會提升孩子專注力,只是不斷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持續性。

    (繼續閱讀)

    觀察孩子在從事哪些活動,可以維持比較久的注意力持續時間,這些事情請先排除3C的使用。例如從孩子維持較長時間的畫畫,彈琴,組裝樂高積木等活動開始,延長孩子的注意力持續性。

    (繼續閱讀)

    但我們好好來想,同學們越是在公開場合這麼說,只會讓ADHD孩子更加的被邊緣化,同學們對他的印象只會更加的惡化,沒有人會想要跟他做朋友。

    (繼續閱讀)

    仔細想想,當一個孩子長期被大人們批評,指責,謾罵,糾正,數落。當我們總是將負面的印象灌在這些孩子身上,當他們無法感受到受尊重,這時大人也別想被尊重。你怎麼對待我,我就怎麼來對待你。

    (繼續閱讀)

    面對家有過動兒,一般手足的抱怨,我們是該多多聆聽,減少批判,或要求手足得要忍受,懂事,多多諒解。

    (繼續閱讀)

    別吝嗇,你所說的話都將為自己的思考,帶來滿滿積極的能量,至少從合理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會勝過每天來點負能量,自我否定的超載累積。

    (繼續閱讀)

    請細心感受教室裡,那總是被遺忘的孩子,關於過動兒的人際,請高抬貴手,拉他一把。

    (繼續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不希望孩子出現某些不適當的行為舉動,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我們自己就不要這麼做,例如隔空喊話。

    同樣的,當我們期待孩子出現好的行為表現,最直接的方式,我們就直接那麼做,例如走向孩子再說話。

    (繼續閱讀)

    分配不同的角色與任務給這兩類孩子,讓孩子們各自發揮自己的亮點,這時1加1,我相信不會小於2,至少會大於2。他們會拋開死對頭的魔咒,可以成為麻吉好朋友的。

    (繼續閱讀)

    再次強調,過動兒的可塑性非常高,如果我們願意,那就事不遲疑,開始加緊腳步,從自我覺察,自我控制,刻意練習。凡練習,自己必留下好的成績。

    (繼續閱讀)

    先不急著找答案,這時,讓我們停下來問自己,當自己的情緒正被撩撥起來的時候,到底是哪個環節,讓自己有了這樣的感受?

    (繼續閱讀)

    正如同警訊一樣,亮起了黃燈、紅燈。但如何讓自己可以維持在一種綠燈的狀態,有了覺察,我們才有後續進一步的動作,來讓自己維持在一個比較平穩的情緒。

    (繼續閱讀)

    引導ADHD孩子練習說話,說出該說的話,說出符合情境的話。



    首先要訓練的是,讓孩子先練習不說話。

    (繼續閱讀)

    面對故意行為,我們思考的是,當事人的起心動念,或故意行為所要傳達的訊息,目的,意圖是什麼?

    (繼續閱讀)

    真正的核心點在於,我們講了之後,接下來是否有演練,而且是反覆的,演練再演練,微調再微調,修正再修正,以強化這群孩子的執行力。

    (繼續閱讀)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