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71600【北德拉曼+內鳥嘴山】山毛櫸的愛恨情仇
八年前的這座山上,發生了很多事,我以為經過了這些年,可以笑看這段過往,卻沒想到八年後要上山的前一晚,我居然夢到了當年的那趟山行,不可否認的,經過了再久的時間,那一段過去,對我在山上的時光還是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還好,大部分是養分。
三年前也曾跟健忠重回這座山,不知道為什麼,當時的心情卻截然不同。或許是當時為了一圓雪山的夢,體能被健忠一步步提升了上來,以至於在山上比以往更能夠笑看每一個過程。
也或許是這一回的夥伴組合跟八年前的小組幾乎是一樣的,不小心讓我有一種時空置換的錯覺。
歐陽說:拍山毛櫸吧!
我問說:哪裡拍?
歐陽說:今年拍內鳥嘴的吧!
想想,我跟山毛櫸的緣分真的不深,八年前為了拍內鳥嘴山的山毛櫸,差點下不了山。去年的太平山山毛櫸步道,大老遠跑去結果天氣差到不行,相機連拿都沒拿出來就走完了。北插呢,在我的體能勉強可能可以負荷的時候,已改為提前申請才能入山,無法神算山毛櫸的變色日期,所以從來沒去過。
今年重回北德拉曼和內鳥嘴山,說是為了山毛櫸,更像是還原當年的現場。一路上,大夥話語不斷,話題不外是當年走錯路的點點滴滴,還有一堆山上發生的山難或是救難故事等等,幾位大哥們是聊得開心,殊不知我心裡的忐忑不安,愈聽愈毛啊!不得不求饒的拜託大哥們故事點到就好,至於細節,就不用俱細彌遺的描述清楚了吧!
久違的爬山組合,讓人倍感珍惜這樣的爬山機會,山上的輕鬆自在閒話家常,讓人腳步變得輕盈了起來,以往匆忙的山行,現在更懂得放慢腳步享受山林中的一切,包括,好好的跟夥伴們在山上拍照,當然,也是大家包容配合我的腳程,讓我少了追趕的壓力,爬山,就是要這樣才能夠好好的融入美麗的山林中啊!
當然,我們還是沒有忘記好好拍一下此行的主角【山毛櫸】,雖然變色的比率還不高,雖然路上玩太久抵達山毛櫸森林時已經是白茫茫一片,但我們依然敬業的好好拍了這個季節才有的山毛櫸!要說這座山上我記得什麼,應該只有登山口、山毛櫸、和迷路了吧!
下山時,黃大哥說去走走當年某人走錯路從另一個登山口下山的路徑,體會一下當時的心情,同時了解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路徑可以讓身經百站的隊友走錯路了還沒在第一時間就發現折返,只是愈往前行,我的心裡愈是擔憂,當年我們自己在另一個岔路口走錯時折返的挫折心情再次湧現心頭,在山上,跟著這幾個大哥們我擔心的不是迷路,因為我心裡明白他們不會放我一個人落單,擔心的是因為走錯路體力耗盡不一定折返的了,當年就是如此才會搞到摸黑下山,但也因為如此,紮紮實實的幫我上了一趟山林課程啊!
就這樣,在往事、笑語聲、忐忑不安的心情、以及山毛櫸的陪伴下,完成了第三次的北德拉曼和內鳥嘴山,雖是第三次了,但依然像是初次造訪一般,每一個轉角都想拍,心裡的OS是:其實我真的不記得每一座山上的每一個風景啊........
↓ 都已經來第三次了,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每次都要拍登山口
↓ 疫情的關係增加了QR Code實聯制,我們有乖乖的掃喔
↓ 這樣的森林走起來讓人心曠神怡
↓ 這幾位 PRO 級的大哥到底在拍什麼可以拍這麼久?
↓ 上山時天氣還不錯,開闊的山景讓人很想在山上大喊
↓ 最近跟這顆山頭很有緣,一直看到他
↓ 寶刀未老的黃大哥,山上有他在,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人放心
↓ 想拍美美的合照也是有點辛苦的,不過山上一定是安全第一啦
↓ 這裡應該是八年前我們走錯的岔路,方向不一樣好像怎麼看都不覺得會走錯
↓ 這個標示我一定要好好的看清楚,一個不小心就會去了狂風嶺,會哭
↓ 這裡是八年前最讓我們摸不著頭緒的岔路,重回現場一定要拍照紀念一下
↓ 走一下當年主角走錯的路徑,只是,我怎麼看都不像是對的路徑啊............
↓ 有求知精神的大哥們拿出手機比對地圖,試圖找出當年走錯的路徑有多遠
↓ 難得可以在山頭上耍廢了兩個小時的山行......... 都起霧了還捨不得下山
↓ 主角登場了,雖然變色的山毛櫸不多,還是很美
↓ 難得上山了,不管有沒有變色都要努力的拍
↓ 這段時間,我想這座山應該會變成菜市場吧
↓ 被霧氣壟罩的山毛櫸有那麼一點點的詩情畫意
↓ 雖然看不出山毛櫸的顏色,但這張,像極了一棵棵爭寵的山毛櫸
↓ 這應該是這一次離山毛櫸最近的距離了吧!嗯!果然距離還是最美的
↓ 還是很愛亂拍這種沒什麼主題的照片
↓ 森林中隨手拍
↓ 我跟這座山之間的愛恨情仇,就像這盤根錯節的樹根般,糾纏不清啊!
↓ 難得一趟山行中有這麼多合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