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受訪貧童在繳交學雜費與營養午餐費時,非常困擾,擔心「沒錢繳」的比率是一般孩子的三倍。在「讀不好」的煩惱上,三成貧童因擔心家中經濟狀況而無法專心念書,是一般孩子的四倍多;還有三成一的家扶貧童,因要分擔家人煩惱而無法專心念書。
另外,三成二的貧童為了照顧年幼的弟妹或家中長輩,無法參與任何課後課程。家扶還發現,在貧童的家庭裡,近四成的主要照顧者因忙於家計,完全無法提供孩子任何課業指導。但一般孩子的家庭,只有兩成家長無法提供,貧家孩子的學習資源明顯落後。
貧童的人際困擾也多。三成以上的貧童因為擔心經濟狀況不好,而與同學相處不順利,有些孩子甚至自卑得不敢邀朋友同學到家裡玩。
貧困的孩子面對未來時,心中也滿是陰霾。調查發現,三成貧童擔心國中畢業後無法繼續升學,幾乎是一般孩子的三倍。還有二成三的貧童認為,如果未來想繼續升學,就得靠自己半工半讀籌學費。
家扶社工處處長蕭琮琦表示,貧童煩惱多,他們的新年願望更讓人心疼。家扶進一步比較貧童與一般孩子的願望發現,貧童最大的希望是「沒有學雜費和生活經濟困難」,一般孩子卻希望「有兩台電腦」、「能有時間上美術班和鋼琴班」。貧童自我期許「課業加油,因為家人的希望都在我身上」,一般孩子則是「希望賺大錢帶爸爸媽媽姊姊出國旅遊」。顯示一般孩子的願望多是「好還要更好」,貧家孩子卻得承受基本生活的煩惱和未來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