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80811血紀錄 - 記個人捐血2400次

 

 

數字是一條心中無形的線,

跨過去就是一道牆,

跨不過去就是一種遺憾。

在心中把牆打掉,

就是一種適意,

不是遺憾。

 

捐血次數 記錄個人時刻

 

常有人問:你捐血多少次了?

總是笑笑地說:沒多少。

 

也常有人問:你的目標是捐幾次?

就會回說:不知道耶!

 

其實,

若要問「預計」捐到多少次?

倒不如問「可以」捐到多少次?

兩種說法雖然都不過是一種目標,

但卻有著不同的含意。

 

在捐血的歷程中,

曾經有幾位好友,

因為某些原因退出了捐血的行列,

對於自己未完成的目標徒呼負負,

這是對於自己的「預計」產生的期望,

不管甚麼因素而造成停頓,

都會是一個遺憾。

 

人因為年紀漸長,

生理的變化總是會來的,

恢復力不如年輕來的快速的情況下,

產生的不確定性一定是與日俱增,

若以「可以」來做為目標,

一次一次的來,

也許萬一有狀況時,

失落感才不會那麼重。

 

一次一次的推進,

就是個人人生的新紀元,

每一次都是屬於自己人生的新紀錄,

也許這樣想會比較好吧!

 

 

創立二八牧雲齋 舉辦捐血活動募血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自從成立二八牧雲齋開始辦理捐血活動之後,

因為從捐血人到捐血活動主辦人的角色轉換,

讓我看待捐血運動的面向也變的不一樣了。

 

辦理募血活動可以更貼近每個捐血人,

聽到捐血人對於捐血運動的想法與認知,

透過活動時的互動去分享一般人可能誤認的觀念,

也經常獲得捐血人的回饋,

這些互動讓我獲益良多,

也成長很多。

 

2400次的個人捐血錄是一個里程碑,

舉辦活動募血也是,

18886單位就是二八牧雲齋成立至今六年多來達到的里程碑。

 

這兩項里程碑是我繼續前進的基石與動力,

人類的生理年齡也許會隨著時間老去,

但心理的年齡卻應該永遠保持活潑與動力,

個人捐血可能會因為某種因素而停下腳步,

但募血活動卻可以持續不斷的進行下去。

 


 

製作專屬紀念品 珍惜得之不易的捐血機會

 

因為有集郵的習慣,

所以當到了個人捐血次數重要整數的時候,

就會製做屬於自己的紀念品,

有現場工作人員的見證,

再加上郵戳的認證與加持,

將更顯得珍貴許多。

 

完成紀錄這一天剛好是冬至,

天氣冷颼颼的,

幸好陰雨綿綿的天氣緩和一些,

使得捐血過程順利不少。

 

因為生理年齡慢慢增加了,

身體狀況也有變化,

讓捐血過程的不確定性逐漸攀升,

加上外在環境 (例如:新冠疫情) 的影響,

讓個人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上必需要更加小心,

所以珍惜每一次的捐血機會是現在最重要的,

也是人生中每一天向前的動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冬天撸貓的經驗?

如果有養貓的人一定知道,

冬天的時候把貓放在大腿上,

牠溫暖的身體可以保持腿上的溫度,

均勻的呼吸讓人覺得牠的生命是在跳動的,

撫摸牠的皮毛是一種柔順的感覺,

當牠發出呼嚕嚕的聲音跟你打招呼時,

顯示出牠對你的信任與牠當下安適的心靈。

而此刻的心情,

應該是個人生命中最平和的時候,

用來形容面對捐血機會的態度最適合不過了,

因為這個時候是個人心情最柔和的時候,

也是最值得珍惜的的時候。

 

面對著生命,

我用我的身體給予它能量 (捐血)

而它卻回饋我心靈上的溫暖 (救人的心情)

雖然捐了血是為了救人,

但救贖的確是自己。

慢慢的我將明瞭,

捐血的機會會隨著年齡逐漸減少,

目標就讓它只是個目標就好,

心情才值得珍惜,

才是我生命中的無價之寶。

 

 

人生註腳 寫遊戲的註腳

 

就當作是自己一個寫紀錄的遊戲,

遊戲的終點雖然可以計算出來,

但也可能隨時終止,

不論是自願還是被迫,

都是遊戲暫停或結束的時候,

這時候也許你可以重新調整戰略,

滿血之後再出發,

或是做一個完美的收官,

人生就可以無憾的繼續下去。

 

在捐血簿裡寫紀錄寫的是血的紀錄,

這一次一次的紀錄,

寫的是人生的軌跡、堅持與無悔,

還有的就是心中的那份適逸 (身體的舒適與心靈的安逸)

更是受血人生命重獲的註腳。

 

 

~~本文投熱血雜誌,112110日於電子版刊登~~

 

https://www.cbda.org.tw/magazine/post/1698

  

回應
關鍵字
    沒有新回應!